清汤鱼丸荞麦面 作品

第16章 赶集(第3页)


 

 裴辞笑着掏出钱来:“老板,来两个炸糕。”
 

 卖炸糕的是个老太太,头发花白,围着条蓝布围裙。锅里的油正滋滋作响,一块块金黄的炸糕在油锅里翻滚,她用筷子夹起两块最新炸好的,放进油纸包里:“刚出锅的,趁热吃。”
 

 裴辞接过炸糕,先掰了一小块喂给林桑榆:“小心烫。”
 

 林桑榆张嘴咬了一口,外皮酥脆,里面软糯香甜,还带着丝丝温度,他忍不住又咬了一口,嘴角沾上了些白糖粉。
 

 裴辞看他吃得香,伸手替他擦掉嘴角的糖粉:“好吃吗?”
 

 “嗯。” 林桑榆点点头,把剩下的递到裴辞嘴边,“你也尝尝。”
 

 裴辞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他看着林桑榆沾了糖的嘴角,忍不住在他耳边低声说:“甜,跟你一样。”
 

 林桑榆听了这话,耳尖立刻红了,手里的炸糕都差点掉了,他小声嗔怪:“这么多人呢......”
 

 裴辞看他害羞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拉着林桑榆继续往前走,一路上给他介绍着两边的摊位。
 

 “那边在卖年画,画得可好了,五颜六色的。” 裴辞一边走一边说,“咱们店里也贴几张,显得喜庆。”
 

 林桑榆应着,手里还捏着半块炸糕,时不时掰一小块送进嘴里。
 

 走着走着,就到了卖鸡的地方。
 

 几个大笼子里关着活鸡,不时发出咯咯的叫声。
 

 裴辞蹲下来仔细挑选,一边给林桑榆解释:“这只毛色好,爪子粗,应该是只肥鸡,炖汤正好。”
 

 “老板,这只黄的和那只花的多少钱?”裴辞指着两只鸡问道。
 

 卖鸡的是个戴草帽的农民,蹲在鸡笼旁一边喂食一边答道:“黄的八块,花的七块五,都是散养的,肉质好。你看这腿多粗实,一看就知道是好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裴辞伸手摸了摸鸡腿,确实结实。他转头问林桑榆:“你想吃哪只?黄的个头大些,适合炖汤,花的肉质紧实,酱着吃最好。”
 

 林桑榆歪着头想了想:“那就都要吧,反正过年总要多备些。”
 

 “好。”裴辞笑着说,“两只我都要了。”
 

 他掏出钱递给老板,又拿出自己带来的笼子,把两只鸡分别装好。
 

 老板给他系笼子的时候,又热情地说:“后面有卖鸭子的,是我兄弟家养的,你要是需要可以去看看,保准是肥鸭。”
 

 裴辞道了谢,拎着鸡笼往前走。
 

 林桑榆听着笼子里的鸡叫声,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笼子:“它们叫得真欢。”
 

 “过两天就更欢了。”裴辞笑道,“等炖成汤,香得能飘三条街。”
 

 说着,他们就到了卖鸭子的摊位。
 

 几只肥鸭子在笼子里扑腾,羽毛油亮发黑。
 

 “来两只鸭子。”裴辞对摊主说,“挑只肥的。”
 

 摊主是个年轻人,一看就是干惯了这活计的:“这只黑的最肥,足有七斤重。要不要给你看看?”
 

 裴辞点点头,摊主就把鸭子提出来给他看。确实是只好鸭子,胸脯肥厚,腿也结实。
 

 “要了,再给我挑只小点的。”裴辞说,“回头炖土豆,再做个酱鸭。”
 

 林桑榆在旁边听着,忍不住说:“裴辞,够吃了。”
 

 “不够。”裴辞一边给钱一边说,“过年得吃好的。”
 

 把鸭子也装进笼子,裴辞看了看天色,又说:“咱们去买点糯米,再买些红枣核桃,回头包汤圆用得着。正月十五咱们自己包,保准比外面卖的好吃。”
 

 林桑榆抿嘴笑了:“你倒是把什么都想到了。”
 

 “那当然。”裴辞摸了摸他的头。
 

 大集上的人越来越多,熙熙攘攘的,裴辞怕林桑榆被挤着,就把他往自己这边又拉了拉:“抓着我的胳膊,别松开。”
 

 林桑榆乖乖地抓着他,两人在人群中慢慢往前走。
 

 市场上的年味越来越浓,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