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罗马vs反罗同盟(第2页)
同时为了防止立陶宛和波兰搅局,罗马还通过乌克兰公国与莫斯科联系,鼓励对方吞并诺夫哥罗德。哪怕未来会有一个国家与他争夺东欧,也不会要一个异端来。
战争一开始就向罗马倾斜,听从于奥斯曼的北部小国被消灭,东部完全就是被罗马压着打。而西部因为有匈牙利的帮助压力小了许多,没有人说为了不知道的危险前往东方闯荡,热那亚只能拿出自己国库中的钱财雇佣士兵作战。威尼斯也拿出不少钱雇佣士兵,一时间雇佣兵价格水涨船高。
幸亏罗马这几年大力修缮道路系统,从君士坦丁堡到尼什两天时间就到了。彼得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波斯尼亚多山,骑兵和火炮运输比较困难,所以攻打这里以步兵为主。”
波斯尼亚90%为崎岖山地,迪纳拉山脉斜贯西部,与克罗地亚沿海地区相隔,西南部为石灰岩高原;平原仅限于河流两岸。而克罗地亚领土可以大致分作平原地区、山区和沿海区三个地理区域,平原约占全国面积49%,属潘诺尼亚平原西南部,由斯拉沃尼亚和巴兰尼亚以及中克罗地亚平原组成。山区则约占全国面积20%,主要为从西北向东南延伸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位于亚得里亚海岸线上。
彼得的计划是集中兵力,向波斯尼亚的首都亚伊采进攻,在克罗地亚将军队派出去后,利用萨瓦河直插克罗地亚首都萨勒格布。这是最初的计划,预计半年解决这两个国家。
一切军事计划都是由一个将领会议决定的,因为士兵的增多让原本将领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特别是人事行政、军事情报、军事训练、后勤补给、政战与计划,为了减轻压力,彼得组建了将领会议,将上面所有事务都让会议办理。这在后世应该叫总参谋部。
在彼得来的路上,数以万计的民众向征兵处报道,或者将自己家中的粮食上交给政府。因为政府给自己报酬,比那些无偿征集的良心多了。因此他们的积极性猛涨,这都是改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