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 作品

第227章 南北府

 洪部院的意见有错么?

 长远来看肯定没错,这会不趁河南空虚打进去,等到什么时候?

 所谓中原一动天下动!

 可以肯定只要明军重新进入二十年没有踏足的河南,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将大涨复明威风。

 但现实来看,这位并非传统科举出身,而是走了县学拔贡这条路的部院未免心太急。

 急燥,可以说是明末官员的通病。

 非战时这种通病倒也有奇效,至少会提高行政效率。

 所谓特事特办。

 但在战时,这种通病再结合大部分文官不懂兵,结果就是由于文官对军队的瞎指挥导致明军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都遭到清军近乎碾压式的打击。

 此类官员南明从来不缺,如史可法、如何腾蛟、如瞿式耜,如黄道周,如陈邦傅

 细数甲申以来明朝诸公表现,除了堵胤锡、张煌言等寥寥几人,大多缺乏战略眼光,明军败亡如此迅速与这些空有气节却无才能的诸公是脱不了关系的。

 说句不恰当的话,南明有个贾似道也能弄个划江而治。

 洪部院同他的前任文安之,客观来说也是此类官员的代表。

 二位部院虽然都坚持抗清到人生最后一刻,但无论是眼光还是能力,实际都不适合担任一方统帅督师。

 夔东时期同茅麓山时期,顺营在两位部院带领下的表现,实在是无法同吓的顺治要谴使议和、划江而治的西营相提并论。

 两位部院也始终难以调和十三家,导致十三家力量一直分散,在究竟是对湖广用兵还是对四川用兵也一直举棋不定,每每都是被动应对。

 典型的走一步看一步。

 故而仅战略眼光,王五私下里认为哪怕是提出“楸枰三局”战略的故老宗伯钱谦益,恐怕都要比领导顺营的这两位部院更适合督师这一角色。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在一时,眼下若冒然深入河南,末将恐怕就连荆襄都难以保全!”

 不管洪部院如何看待自己,王五仍是坚决反对进军河南,这就导致会场气氛有些僵。

 虎帅和袁帅双双看了眼,都是微微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