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尼尼 作品

第29章 第 29 章(第2页)




    陆黎直接蹲下来,一只手抓着鸡的翅膀,然后熟练地把整块鸡窝都扒了扒,几枚热乎乎的鸡蛋就滚落出来。



    姜宜拍了拍陆黎的脑袋:“你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轻点啦。”



    陆黎蹲在地上,把鸡蛋装进篮子,头也不抬道:“谁叫它小时候咬你。”



    小时候arno来到姜宜老家,跟着姜宜一起蹲母鸡下蛋。



    有一次姜宜掏鸡蛋掏快了,老母鸡回头对着姜宜的手就狠狠啄了一口,给姜宜啄出了血。



    arno直接毛了,抓着那只母鸡的翅膀,张嘴狠狠咬住母鸡,鸡毛乱飞的场面把原本哭着的姜宜都吓呆了。



    虽然当天晚上那只啄了姜宜的老母鸡被端上了餐桌,但arno从此以后对鸡这种生物还是特别不爽。



    去捡鸡蛋都是用薅的。



    应卓翰张大嘴巴,他同钟茂对视了一眼,然后也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往鸡窝旁里掏了几个鸡蛋。



    因为知道姜宜回来,老太太特地三天都没有捡鸡蛋,专门留给自己的乖孙子一次捡个尽兴。



    姜宜足足捡了一篮子的鸡蛋,捡着捡着跑到了鸡窝里面,把最里面的鸡蛋都给捡出来。



    等他一口气把所有的鸡蛋捡光光,从鸡窝深处出来的时候,看到程晁弯着腰痛苦的背影。



    姜宜疑惑,他扭头:“程晁怎么了?”



    应卓翰诚实道:“他看到我们捡鸡蛋了。”



    “刚下的鸡蛋热乎乎的,上面还有鸡屎。”



    “他看了一眼,问我们是不是鸡屎,我说是,他就吐了。”



    姜宜:“……”



    陆黎怡然自得地提着篮子慢悠悠道:“不识货的土鳖。”



    当天晚上,一大桌子菜中,程晁一筷子鸡蛋都没有碰,神色麻木地想着自己吃了十几年的鸡蛋,外壳会凝结鸡屎。



    姜宜则是给所有人都夹了满满的肉,发自肺腑地真诚道:“大家多吃点。”



    “明天可能要拜托大家帮忙干一些事情。”



    陆黎夹走姜宜碗里的西红柿:“什么事?”



    姜宜郑重:“大事。”



    应卓翰哈哈一笑,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就拍着胸脯跟姜宜保证尽管吩咐,钟茂扒着饭,吃得津津有味,闻言也点了点头。



    毕竟在他们眼里,农村里哪能有什么大事?



    最大的事不就是电视新闻里哪家的鸭走丢了,牛不见的,池塘里的鱼被人钓没了,找鸭找牛他们也不是不行。



    姜宜真诚道:“那明天我叫大家起床吧。”



    秦斓点了点头,美滋滋道:“行,正好起床呼吸呼吸山里面早晨的空气。”



    顺便散散步,吃个农家早餐,欣赏一下乡村景象。



    晚上,舟车劳顿的一行人早早就睡下,在一声声的蛙鸣中睡得香甜。



    第二天早晨五点,天边蒙蒙亮,泛着点凉。



    陆黎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努力睁开眼睛,却被眼前的人吓了一大跳。



    姜宜穿得严严实实,带着头巾和面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他对陆黎道:“起床啦。”



    陆黎愣愣茫然道:“起床干什么?”



    姜宜腼腆地笑了笑,真诚道:“掰玉米。”



    半个小时后。



    一行人穿得严严实实,愣愣地站在玉米地前。



    钟茂睡眼朦胧,他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手套,喃喃道:“我是不是还没醒?”



    秦斓茫然喃喃道:“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我没醒。”



    刚睡醒的应卓翰黑色的卷毛炸开,显得头很大,他压根就不管掰玉米有多难,只瞪着眼睛道:“为什么他的箩筐比我大那么多?”



    箩筐最大的陆黎:“……”



    姜宜:“因为掰玉米很累的。”



    应卓翰脑袋上的卷毛跟着晃动,愤怒道:“你觉得他能做到,我做不到?”



    姜宜:“……”



    程晁冷漠着一张脸,扛着箩筐先进了玉米地。



    陆黎见状,也紧随其后,应卓翰一个箭步冲上去,生怕自己的玉米被别人掰走,抡起手就奋力掰着玉米。



    几个人压根就没掰过玉米,都是瞎掰,隔壁田的邻居看见,哎哟诶呦地叫着,实在看不下去,过来手把手教这几个小伙子掰玉米。



    八点多的时候,一行人终于知道为什么姜宜那么早叫他们起床掰玉米。



    因为五六点的田里还是凉的,没有那么热,等到□□点太阳升出来,玉米地就热了起来,像蒸笼一样密不透风,热得人汗流浃背。



    陆黎接过姜宜的箩筐,让姜宜去阴凉的外头坐,怕姜宜不愿去,还给了两个玉米给姜宜守着。



    中午十一点,一行人背着几筐玉米,回到院子里累瘫了,两眼呆滞地靠在沙发上。



    所有人以为摘完玉米就完了,但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姜宜的奶奶不止种了玉米,还种了稻谷和花生。



    收割稻谷的时候,能找人开拖拉机,但是收割后的稻谷要晾晒,还有每隔两个小时翻一次稻谷。



    而且一些地形不便的稻田,由于拖拉机开不进去,还需要人工收割。



    于是接下来,一行人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天天跟着一群扛着锄头的邻居去干活。



    刚开始程晁还坚持穿着自己的衣服,坚决不穿姜宜奶奶给他的衣服。



    但到了后来,程晁看着蹲在田野里吃着饭,穿着大裤衩的几个人,终于屈服在了花花绿绿却透气的大裤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