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春 作品

第1098章 小芳-布局

    “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带了干粮,刚刚吃了点。”

    高亚楠不以为意。

    “干粮怎么能算饭呢!走吧走吧,我还没吃晚饭,权当陪我了。”

    崔锦芳实在推脱不过,口袋里还有要托高亚楠发表的文章,想了想,还是跟她一起出去了。

    崔锦民作为陪衬,认真吃着碗里的红烧肉拌饭。

    他们家乡偏北,整天不是玉米面就是杂面或者小磨煎饼,米饭只存在于书本。

    崔锦芳边吃边跟高亚楠闲聊,高亚楠说着帮她找人的计划,崔锦芳也有自己的打算。

    等到三人吃完饭,崔锦芳从兜里掏出稿件。筆趣庫

    高亚楠只瞟一眼,就忍不住惊喜。

    她又是请吃饭又是帮找人,就是为了在报社拿出让总编都满意的稿件来。

    这一年来,国家正在做预热,老百姓感觉不明显,但是他们这些做新闻媒体,引领国民思想意识的,还是有非常明显的体会。

    过去每天刊登什么,都有个固定模板,不是大厂,就是单位,政务为主,工业为辅,抢收抢种季节再说说农业。

    他们每天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写写各自负责的板块稿子,清闲的一眼能看到八十岁。

    不知从何时起,报纸内容一点一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等到今天,翻天覆地,他们也渐渐领悟过来,这是要变天了。

    这节骨眼儿上,能拉到小芳同志,实在是天降大喜。

    高亚楠已经迫不及待的展开稿子拜读。

    一首不到一百字的小诗,高亚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越发觉得余韵悠长。

    “好,小芳妹妹,在春城这些日子,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有什么稿子要发表,也可以直接找我。”

    高亚楠感受到诗歌里面些微抱怨和决绝,这崔锦芳是准备与君相决绝的前兆啊!

    她作为小芳唯一见过面的记者,好好把握,必然能见证全程,还能携小芳登报,到时候自己这个小编辑的名字,也能跟农民诗人并肩。

    从小芳同志变成小芳妹妹,高亚楠切换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