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安家费(第3页)

 说罢又一把扯过刘耀伟,补充道:

 “我告诉你,这艘新船上的事儿,都是掉脑袋的,不跟你说是为你好,你管好你那张大嘴,别出去给我胡咧咧!”

 刘耀伟,正是灯泡口中的大嘴巴阿伟。

 王昕强和刘耀伟其实是兄弟俩,只是出于某些原因,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刘耀伟性格挺好,就是爱絮叨,有些大嘴巴,你想问他点事儿,直接问可能不好使,但换个角度激他两句,他啥也跟你叨叨出来。

 王昕强也知道兄弟这个缺点,但是又不得不带着他,一旦放阿伟出去干别的,王昕强那点底子早晚让阿伟给突突的人尽皆知。

 父辈养船那会儿,主要倒腾短途跑水路给人拉货,如今兄弟俩接了班,王昕强觉得老老实实干活来钱太慢。

 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偷偷摸摸帮人干些偏门生意。

 走私,偷渡,给钱就干。

 干了六年左右,鸟枪换炮,小船也被换成了大一些的货轮。

 随着胆子越来越大,路子越来越广,王昕强在道上也有了自己的名号。

 船长。

 尤其前阵子,跟深州生物创新研究院的院长陈文接上了头,两人签了个长期合作协议,陈文一次性预付了王昕强一笔钱,也算是间接帮他起步。

 有了这笔钱,王昕强直接花费一个半小目标购置了远洋货轮。

 今晚,就是给陈文跑第一趟活儿。

 拉的东西具体是什么,王昕强根本不过问,那种摆明了送钱的合作协议已经签好,就是让王昕强拉上大活人丢进海里,他都会答应。

 单从所拉物件包装箱的体积来看,这东西肯定占点说法,因为这一趟给陈文拉的玩意儿,连一个普通的集装箱都装不满。

 陈文给的是往返双程包船的价,并且再三叮嘱,回来的时候随便配货,但去的时候,务必不能四处逗留配货,而是直奔目的地。

 王昕强用脚趾头都能猜到,陈文所运的东西,应该跟毒品的性质不相上下。

 但没办法,对方给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