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如梦 作品

第48章 杨老爷施粥(第2页)

 但是每一组的人都是井然有序的排着队,一个个看上去,可高兴的了,有一些逃难的年轻人在帮忙,认真的组织着。 

 在镇外吃粥的主要是一些乞丐,刚刚逃难来的饥民,由乞丐头领管理,不要混扰其他的饥民。 

 热气腾腾的粥,在初冬的早晨散发出一丝丝温暖的味道。 

 在镇里的十字街口的北面也设了一个施粥点,同样支起三口大锅。里面与外面稍有不同。 

 发粥时是老人先于童壮,妇人先于男子,老人瘦弱不能久待,妇人领粥出自万不得已,俱宜体恤,来了就发给他们。 

 吃粥时间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难民们都是自带碗筷的,杨家没有提供。 

 倘若碰到突发状况,允许自带瓦罐,同时给粥两次,以方便带回家的。 

 每一碗粥,满满的是温馨和关怀,让受苦受难的人有了家的感觉。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等到杨老爷家时,李宝儿对当时的施粥情况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些。 

 等李宝儿他们下了车,只见杨家的老少都穿着盛装,在门口等着,李宝儿很不意思,"您们都站在门口干嘛的?少夫人,你可不能久站的。" 

 ”没事,我刚来一小会,当然想早点见到我们娘儿三个的救命恩人的。" 

 "那天我一直在昏睡,后来又疼晕了,就是不知道是谁救了我们。" 

 “后来听小菊说是一个没有她大的小姑娘,我还有点不信呢。" 

 "今日一见,看来小菊所言不假,你真的是比她小。" 

 "小妹妹,你叫啥名字?" 

 “我叫李宝儿。"" 

 "你姓李?" 

 “是的,怎么啦?" 

 "小妹妹,我也姓李,我叫李月娥,以后可以喊我姐吗?" 

 "我真的能叫你姐?" 

 “当然能了,你可是我们杨家的大恩人呢,叫你妹妹,有点委屈你了。" 

 "不是,我们家可是贫民百姓啊。" 

 "这有啥关系啊,那个达官贵人不是靠贫民养活的。" 

 “没有贫民的交租交税,哪来他们的美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