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戏蝶初闲(下)(第2页)
柳县丞说着将手里的册子交给南宫蕙:“账本与述职是最重要的,去年发生了不少变动呢。”
“多谢柳兄。”南宫蕙接过,还挺沉。
“这些你带回去看,我先带你见见衙门里的人。”
海洲有云家坐镇,衙门也不大,能做主的只有县令与县丞,连个县尉都没有。
南宫蕙见过了功曹、主簿还有负责管理文档的县史之后,不禁好奇地问柳县丞:“衙门里这么多差役,竟然没有县尉指挥,全靠老大人一人吗?”
“你不说我竟忘了。”柳铭一拍脑袋,“差役自然听县衙指挥,平日里安排巡逻都是我来做。只是训练他们是云家出的人。”
“云家的人?”
“特地请来的兵爷,听说是从季家的兵营伤退的。今日他休息,你明天就能见到他了。”
“除了帮助训练差役,云家还做了什么?”
柳铭听到南宫蕙这么问,嘿嘿一笑,捏起手指:“还有这个。”
银钱。
如果说柳铭的话,只让南宫蕙觉得,云家只是每年给县衙包点红包辛苦钱。
那么县衙去年的账本,就让她彻底打消了甩开云家单干的念头。
真大方啊,每个月连衙门里负责洒扫做饭的仆役都能领到足量的米钱,这些还不算,去年年终,云家还以慰劳为由送来了布匹和腌肉。
今年虽说添了酒坊的收益,但与云家的投入相比,多少有些不值一提。
南宫蕙越看头越大,最后把账本一丢。
难怪不管是老大人和柳县丞提起云家与云桐都十分恭敬,这已经不是一句吃人嘴软就能说得清了。
账本里除了修缮府衙,发放钱饷,还记着修桥铺路、清渠扩道,以及建立善堂,等等造福海洲百姓的事。
云家简直就是养着县衙,以维持海洲的安稳。
“这算是土皇帝了吧。”虽然这话是用来形容那些鱼肉乡里的大户,可南宫蕙也想不出其他能描述云家这种行为的比喻。
还有码头扩建,工程量之大,甚至单独占了一本账目。
南宫蕙看得瞠目结舌,这一条条账目,从建材到人力,云家都安排地明明白白,甚至郡守都拨派了劳役来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