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风桃鱼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五 高低飞扑(上)(第2页)

 死者是云家旁支的媳妇,丈夫不知所踪,婆母住在城外的道观中。

 南宫蕙感觉到一丝不寻常,若丈夫躲债逃出去了,她的婆母还在,完全可以带着孩子去投靠。

 城外道观是云家的产业,专门收留族中孤寡,有云氏一族的长老调停,云松难道还要做出逼死同族的事情来吗?

 这其中蹊跷,难以捉摸。

 带着这些疑问,次日,南宫蕙又进山去拜访云晦。

 第二次来,山路好走了一些。

 南宫蕙站上山路的最后一阶台阶,看到云晦依旧坐在亭中烹茶相迎,只是今天坐在云晦身边的小不点,变成了两个。

 “这是我妹妹,云青玲。”云桐介绍道。

 “我认识你,你是新来的县令。”云青玲笑着邀请南宫蕙坐下。

 南宫蕙心里装着事,强打起精神笑笑,刚一坐下,也顾不得礼数,就提起道观的事。

 云晦略一思索,道:

 “如今那道观住着的并不全是云家人,观主年纪大了,精神不济,添了不少管事,负责观中的饮食起居。云家每年拨些银钱米面,权当布施。”

 “也就是说,如今观中鱼龙混杂,复杂得很?”南宫蕙总结道。

 云晦笑了:“倒是恰如其分。”

 “在下还有一个问题。去岁云翰林携家眷归乡的时候,撞上一桩投河自尽,您可记得。敢问这位马氏的婆母陶氏如今在观中如何?”

 “陶婆婆身体康健,精神也很好。”云桐在一旁插嘴道。

 云晦看了一眼女儿,对南宫蕙解释道:“小女去道观给族中长辈请安的时候,见过几面。”

 也就是说,这事还是要跟云桐谈,南宫蕙心中了然。

 恐怕这案子,是被云翰林记在心里记到现在,他一家初回海洲,人生地不熟,不好追查此事,再加上云松那边说不定已经打点好了各处。

 不过,当时不追究,不代表现在不追究。

 南宫蕙想,初来乍到的县令,翻到这桩惨绝人寰的陈年旧案,决定彻查,倒也合理。

 这个案子,一定都已经调查清楚,只差官府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