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斗争之患(第2页)
“你比齐州牧操心的还多。”云晦笑着将核桃仁都塞在女儿手里,“齐州很特殊你明白吗。”
“我知道,当年高祖皇帝将东海郡封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公主,而后公主的兄弟做了皇帝,又把自己的封地齐州交给这位姐姐。此后东海郡与齐州合并在一起,但长久以来,东海郡的郡守与齐州牧是齐平的。”
云桐言辞流利:“如今的齐州牧是苏家人,他只身来齐州做官,没有人听他的,在一众事务上他也跟隐形一样,说话还没有徐家管用。”
徐家是南宫蕙的外祖家,家中已经无人在京城为官。
就连齐州的军队,也不在这位苏州牧手里,而是由卢郡守代为负责。
“州牧管不了事,可齐州人都在朝廷里做官。”
地炉上的铜壶已经呜呜地吹起哨音,云晦打开盖子,往里头抓了一把茶叶。
“有他们在,皇上是没法向齐州征粮的。”
云晦的话说得轻巧,却勾起了云桐脑海里不好的记忆。
她做皇后的时候,想从云权手里抠出点粮食,比登天还难。
不过,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哪怕是海洲的一粒米都是她攒出来的,赵光霖想白拿,做梦去吧。
云晦自然不会知道女儿的内心的活动。
“至于派谁去平乱,这事怕是轮不到皇上做主。这长在树上的,就是不如拿在手里的,皇后想来已经准备多时了。”
“那您觉得,会不会是皇后派人唆使雍州生事呢?”云桐轻声问。
云晦听完愣了一下,他取过云桐面前的茶碗,将壶里的热茶倒进去,小心翼翼放回到女儿面前,又这样给自己倒了一碗。
接着他就陷入了沉默,一边出神,一边用竹镊将碗里的茶叶一枚一枚挑出来,丢回炉火中。
“不可能。”云晦摇摇头,得出结论。
“王家一向不屑于搞这些手段,不过……事态发展成这样皇后怕是也乐见其成。”
“您的意思是,有仗要打,皇上就必须依仗江王两家?”
“正是如此,你说得极好。”云晦对女儿的敏锐很是欣喜。
“如果王家是受益最大的一方,那事情肯定就是她做的。”
“那大姐儿觉得此事一出是不是对皇后最有利呢?”
云桐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茶碗捧在手中,小心地吹了吹,喝了一口。
不同于家中精心烹制的茶水,这种粗茶别有一番野趣,苦与甜都直来直去,一口饮下,既暖和又清爽。
“我觉得不是。”云桐的语气十分笃定。
云晦听到女儿得出的结论,嘴角已经不由自主扬起来,继续追问:“原因呢?”
“出兵平乱,只是一时的事,就算皇上派王家去雍州,等骚乱止了,王家就要带兵回京畿。要看是谁获利,就要看皇上新封的雍州牧是谁。”
“吾儿颖悟绝伦。”云晦欣慰地笑了:“正如你说的,现在我们只需要看花落谁家,其他事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父亲觉得会是谁呢?”
“皇上的心思,我怎么揣摩得准。”云晦只撂下这么一句。
“来看看为父新写的字。”
云桐知道父亲已经不打算再谈下去,不过,她已经知晓了父亲的态度。
云青玲从山中抱着一窝小兔子回来,云晦找了一个竹篮给她都装了进去。
回城的马车上,因为多了一篮兔子,和云晦给的一个包袱,显得拥挤了不少。
云青玲安抚好自己的猎犬,好奇地问正在抚摸兔子的云桐:“姐姐,爹爹给的包袱是什么?”
“几本书,要你带回去。”云桐抬起头叮嘱云青玲,“玩归玩,回去以后你去问梦阑要今天的功课,书还是要读的。”
云青玲立刻对那个包袱敬而远之:“爹爹的书太难读了,我还没学到那么深呢,姐姐读完教给我就是了。”
说着她又拉着云桐的胳膊撒娇,待姐姐答应了,她才放下心来。
云桐也放下心来。
包袱里是这几年云晏给父亲的书信。
父亲说他不知道皇上的心思。
可是云家,是有一个会揣摩皇上心思的人的。
云晏。
正巧,云桐与云晦一样,也觉得这雍州牧会落在云晏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