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45章 方案大变动

当天晚上,mbb代表团入住了西飞星途安排的酒店。

尽管旅途劳累,不过在见识过华夏方面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实力后,mbb公司的大部分代表团成员,即便在休息时都对接下来的风洞实验基地考察充满期待。

次日清晨,一行人乘坐大巴,驶向绵川。

绵川风洞实验基地,坐落在一片起伏的山峦之中。

这里经过航空工业部的大力投资,汇集了多个级别的风洞设施,从小型的低速风洞,到适用于超音速测试的大型风洞,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当大巴车缓缓驶入实验基地时,mbb代表团成员纷纷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神秘基地。

一下车,徐瑞祥就把接待任务交给了风洞试验基地的领导,由他负责对西德来宾进行介绍。

“各位,我们绵川风洞实验基地是全亚洲最先进的风洞测试基地。

我们有知道最全面的风洞测试体系,在我们这里……“

这位领导先是一边介绍,一边按照预定的计划,把这批西德来宾带到早已准备好的演示风洞。

“我们这座风洞的核心技术,来自于我们与多家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其数据精准度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听到这番话,弗里茨·克莱因走上前,仔细观察风洞入口处的测试平台。

“你们目前正在进行什么实验?“

徐瑞祥示意工作人员启动设备,随后,一架运十六改进型的缩比模型缓缓被送入风洞测试舱。

随着风洞启动,强劲的气流被送入测试舱内,电子屏幕上开始实时显示机体表面的气流分布情况。

“我们目前正在优化运十六的襟翼设计,以提高其低速操控性能。”

徐瑞翔指着屏幕解释道:

“通过风洞测试,我们可以精确测量气动力分布,确保最终的设计既符合安全标准,又能够降低油耗。”

mbb代表团成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测试数据,他们发现,华夏工程师的操作十分流畅,数据分析也十分专业,显然通过运十六这款飞机已经摸清楚了民航客机制造的门路。

汉斯·施密特沉思片刻,终于开口道:

“看得出来,你们的技术实力,比我们预想的更强……”

弗里茨·克莱因也点头附和:

“从你们展现出来的技术实力来看,我更对我们的合作有信心了。

从目前正在测试的这款机型来看,应该已经进行了机身拉长设计,好像运载能力已经达到50人。

如果你们能够共享这款机型的测试数据,对于mpc75项目的研发,或许会有极大的帮助。“

听到这番话,徐瑞祥笑了笑,目光坚定地看向他们:

“运十六机型是锦飞星途公司的产品,如果需要这款机型的测试数据,我们星途公司可以和锦飞公司商量。

不过这些测试数据是锦飞星途的宝贵资产,如何付费得具体坐下来商量。

总之我们希望合作建立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础上。我们愿意分享技术成果,但同样,希望mbb公司也能拿出诚意。“

汉斯·施密特与弗里茨对视了一眼,他们意识到星途航空和西飞公司,不仅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有实力,在商业谈判上面也不是好糊弄的。

…………

在参观完风洞实验基地后,西德mbb公司和西飞星途公司的正式项目谈判拉开了帷幕。

因为这次谈判的谈判主体由原来的西飞公司转变为新成立的西飞星途公司,这意味着mpc75项目的许多方面需要重新进行谈判。

徐瑞翔作为西飞星途公司的代表,首先发言道:

“在我们正式开始讨论mpc75方案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确认一下我们的合作模式,梳理好mpc75项目的分工,有利于我们更高效地推进这个项目。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将研发工作放在华夏是最划算的选择。

在之前的参观当中,我们已经向贵公司证明了我们的研发实力。

在这里我还要再次强调一下,无论是整体配套、人员成本还是制造成本,我们都具备显著优势。”

对面的汉斯·施密特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一开场白并不完全认同。

他清了清嗓子,用略带质疑的语气说道:

“徐先生,您提到的成本优势确实值得重视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技术实力的问题。

虽然贵国在军用航空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民用航空飞机方面,尤其是像mpc75这样的支线客机项目上,经验还相对不足。”

徐瑞翔闻言,嘴角扬起一抹浅笑,似乎早料到对方会提出这一点。

“汉斯说得没错,我们在某些领域的技术积累确实还有待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解决。”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

“对于那些技术门槛较高或缺乏成本优势的部分,我们可以选择在西德完成。

这种灵活的分工方式,既符合双方的利益,也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弗里茨·克莱因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那么,具体来说,哪些部分会留在西德?

毕竟,我们只有确保这款飞机具有西德血统,申请适航证时才更方便,另外这也是这款飞机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关键。”

对于这一点,徐瑞翔并不打算反驳,现在德国货在国际市场上的名声,确实比华夏产品来得好。

他点点头,表示理解对方的想法。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建议是在生产分工时向华夏倾斜,但同时保留一部分成本降幅不大的模块在西德完成。

这样既能体现双方的合作,又能满足适航证的要求。”

……

经过一番讨论,双方没有在这方面多做纠结,快速地转移到具体的技术方案讨论上。

不过开始的顺利就到此为止了,在随后的具体技术方案上,双方产生了不小的争议。

在一开始的时候,徐瑞翔就直接否定了mbb公司的原方案,要求mpc75项目改用涡扇发动机,并采用翼吊布局方案。

这个提议相当于全盘否定了mbb公司原有的初步方案,马上就引起了mbb公司的强烈反对。

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mbb公司的弗里茨·克莱因在会议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根据通用电气和普惠的测试数据,开式转子的推进效率比传统涡扇高30%,油耗可降低25%以上!

这对我们目标市场的高频次支线航线尤为重要,因为燃油成本占运营费用的40%。”

随后他还刻意强调道:

“桨扇的省油优势将直接转化为航空公司的利润。”

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弗里茨引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通过使用后掠叶片,桨扇在0.7马赫以下的效率能够碾压传统涡扇发动机。

同时他还大胆预测,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桨扇发动机的巡航马赫数完全有可能提升至0.75马赫。

在弗里茨说完后,汉斯也紧接着发言道:

“虽然近期原油价格有所降低,但欧佩克随时可能减产,燃油成本必然回升。

所以为了加强我们产品的竞争力,桨扇是当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至于尾吊式布局,正是为了解决噪声问题而进行的专门设计。”

面对mbb公司提出的理由,西飞星途公司毫不退让,迅速展开了强有力的反驳。

徐瑞翔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们理解桨扇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的优势,但噪音问题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

在他的示意下,会议室的投影屏幕上很快就展现出来一组数据。

“据我们了解,苏联安-70正在进行桨扇发动机的测试,其无涵道设计导致噪音高达95分贝,比传统涡扇发动机多出整整15分贝。

而对于支线客机的乘客而言,他们对舒适度的要求极为敏感,航空公司也不可能接受一个把机舱变成‘电锯车间’的设计。”

为了进一步说明噪音问题的严重性,徐瑞翔提到了运十六客运版的实际案例。

“拿我们的运十六客运版举例,这款飞机使用了涡桨发动机,结果民航乘客对噪音的不满反馈非常强烈。

从这个案例可以推测,桨扇发动机的噪音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mbb代表团的成员,继续说道:

“这种技术路线不仅会影响乘客体验,还可能导致航空公司失去客源,这对支线航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mbb公司的技术主管弗里茨·克莱因显然对这些论点有所准备,他立刻回应道:

“我们之前说过了,可以通过尾吊式布局解决噪音问题!

将发动机置于机身后上方,可以大幅度减少噪音传递到机舱内。”

面对对方这样的解释,徐瑞翔并不认可,直接进一步指出了尾吊布局的其他缺陷。

“尾吊布局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舱内的噪音感知,但它会导致飞机重心靠后,增加配平阻力,进而影响飞行效率。

相比之下,翼吊布局才是更优的选择,它能利用机翼结构分担载荷,整体设计更轻便、更高效。”

面对西飞星途指出的问题,mbb公司这边转而强调尾吊布局的另一大优势:短距起降能力。

弗里茨·克莱因说道:

“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尾吊布局有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其气流不易被机翼干扰。

另外由于发动机位于机身后上方,起降阶段机翼保持干净,襟翼效率更高,这使得飞机能够在较短的跑道上完成起降操作。”

随后他进一步补充道:

“尤其在未铺装跑道上,尾吊布局的发动机离地高度较高,沙石异物吸入的风险较低,这对于一些支线机场尤其重要。”

面对对方的狡辩,徐瑞翔冷静地回应道:

“翼吊布局不适合短跑道的说法其实是个伪命题。

通过增加前缘缝翼和双缝襟翼,波音737等机型已经成功缩短了起降距离,相较于旧型号减少了20%。”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至于沙石吸入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标准跑道的民航客机上,这类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避免和对方继续争执下去,徐瑞翔转而强调起翼吊布局在未来支线客机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在他的示意下,投影屏幕上展示不同几款布局对比的图表。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支线客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向100座级扩展。

在这个背景下,翼吊布局的扩展性显得尤为重要。”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mbb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继续说道:

“如果使用尾吊布局,那么未来改型时,需要重新设计机身和发动机安装方式,这不仅会耗费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还会对整个项目的连续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徐瑞翔接着转向具体的经济性分析:

“相反,翼吊布局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机身拉伸就能实现座位数的增加。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改型的技术复杂度,还能显著节省研发和生产成本。”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语气坚定地补充道: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翼吊布局无疑更具经济性。它不仅能在短期内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未来的升级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mbb公司的技术主管弗里茨·克莱因显然对这一观点有所触动,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考虑到西飞星途公司提出的方案,更容易往大飞机方向进行发展。

如果能够更方便的把飞机进行拉长,那么mpc75项目就有机会摸一下干线客机的门槛。

想到这一点,mbb公司这边反对的态度就不再强烈了。

“我不得不承认,贵方的方案让我有点动心了。”

汉斯终于开口,语气中透着一丝妥协。

“不过改用翼吊布局,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详细论证一下。

毕竟这个和我们原来预计的方案,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见对方终于松口,徐瑞翔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这是当然的,反正现在还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我们现在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