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吾儿越有咱的风范了!(第2页)
朱标微微一笑,说道:“朝臣们大多养尊处优,学的是圣贤之道,可圣贤之道若不能为百姓赈灾,为天下子民谋安宁幸福,又有何用?”
朱元璋的眼睛一亮,暗暗点头。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很担心,他担心朱标太仁慈,仁慈到软弱的地步,等到自己百年之后,朱标的仁慈恐怕会被官员利用,将他变成宋仁宗那般的“仁君”。
官员们受够了朱老板动不动就杀人的脾气,所以都寄希望于大明的第二位君王。
正好朱标素来性子平和,为人处世很少有攻击性,完美符合官员们的期望。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精挑细选了杨帆,让杨帆来辅佐朱标,弥补朱标的不足。
令人可喜的是,朱标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在开封大开杀戒,震慑宵小,让这些人在朱标的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
一个朱元璋就够恐怖的了,若是朱标变成第二个朱元璋,谁受得了?故而这段时间京城的官员们明里暗里,没少议论此事。
“你有这番见解,难得,道理学得再多,也要学以致用造福天下百姓才是好道理,如山东曲阜孔家那种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圣人后裔,有何用?”朱元璋很是满意道。
朱标笑了笑,说道:“父皇说的是,朝中官员很多人都觉得儿臣仁慈宽厚,但儿臣要让他们知道,儿臣朱标从来就不是宋仁宗那般人物。”
朱元璋来了兴致,问道:“吾儿不想做宋仁宗?这史官与清流,可是将宋仁宗吹捧得厉害呢。”
朱标思索片刻,道:“宋仁宗余解决宋只‘久安之弊’,要求范仲淹公开列当务之急,彼时范仲淹公认为此事非朝夕可革,需徐徐图之,仁宗皇帝就派人催促,范仲淹才上书呈递了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
对宋仁宗这事儿,朱标显然了如指掌,更有自己的见解,继续道:“然而改革方案一实施,遭遇了旧有的利益集团强烈反对,还给范仲淹等人扣上‘朋党’的帽子,宋仁宗由此退缩,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