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第2页)

 徐辉祖深有其感,道:“上个月,蓟州发生

了两次大规模百姓聚集,人数都在四五百人左右,此事若非有人私下里上报,我父亲还不曾知晓。”

 顿了顿,徐辉祖继续说道:“那蔡源在写给我父亲的奏报里,称有‘少许刁民闹事’,短短六个字就将此事给糊弄过去了,此人着实可恶!”

 官员里面像蔡源这样的人有很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然而百姓大规模聚集,一定有其原因。

 蔡源不想着找到原因解决,只想着将其弹压下去,当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典范。

 又过了小半日的时间,杨帆徐辉祖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蓟州府衙。

 蓟州知州蔡源今年四十有一,早就领着蓟州同知邓吉等官员在府衙外等待。

 见到徐辉祖与杨帆之后,蔡源那张微胖的脸都快笑成了一朵菊花,上前行礼。

 “下官蓟州知州蔡源,携蓟州上下官员,拜见徐大人、杨大人!”

 徐辉祖微微一笑,说道:“蔡大人不必客气,吾与杨大人早就听说蓟县人杰地灵,一路走来,风光甚好啊。”

 蔡源微微弯着腰,连连点头,道:“两位大人若是想要欣赏美景,今日先休息一日,明日,下官亲自做向导,带领二位大人前往各处游历。”

 杨帆二人与蔡源又寒暄了两句,这才陆续进入了府衙。

 为了迎接杨帆与徐辉祖,蔡源花了不少的心思,请来了蓟州最好的厨子。

 宴席上,蔡源不时为杨帆与徐辉祖敬酒,活跃气氛。

 “下官久闻杨大人之威名,去年,杨大人在古北口,斩元贼两千,下官听得是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啊!”

 蔡源说得唾沫横飞,就差将杨帆与徐辉祖捧上天。

 杨帆一直含笑,待蔡源吹捧了一阵之后,杨帆说道:“蔡大人,本官听说上个月蓟州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百姓聚集闹事,你来详细说说。”

 杨帆是顺天府知府,算得上蔡源的直属上司,他这么一问,蔡源也不好推脱。

 蔡源琢磨了片刻,道:“大人,是这么回事儿,再有些日子从山西来迁移过来的百姓就要到了,咱蓟州的百姓有些小意见,觉得那些移民过来会影响他们,这才闹腾起来。”

 “本官都跟他们说了,这移民屯田是魏国公的大计,你们怎么能不顾全大局?对不对?好在经过劝说,那些百姓也都回去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蔡源三两句话将此事给解释过去,杨帆与徐辉祖也就没有继续追问,想从蔡源这滑头的口中听到实话,太难了。

 宴席间,徐辉祖问起了蔡源关于屯田点的事情,结果蔡源憋了半点,回答得支支吾吾,倒是蓟州的同知邓吉站出来,为上司解围。

 蓟州境内的屯田点一共二十个,邓吉将这二十个屯田点的情况都说得井井有条。

 屯田点在哪里,条件如何,能容纳多少人,能给移民的土地有多少,事无巨细都说了出来。

 也亏得邓吉对答如流,才让杨帆、徐辉祖没有发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帆与徐辉祖也喝得差不多了,便提出去驿馆落脚。

 蔡源连忙称自己给两位大人准备了别院,那里的环境比驿馆强多了,甚至比这府衙还要好。

 盛情难却,杨帆与徐辉祖便前往入住,彼时日落西山,到了别院才发现蔡源没说谎。

 雅致、幽静,这别院挑选当真是用了心的。

 杨帆与徐辉祖洗了一把脸清醒了很多,来到院落里落座后,徐辉祖苦笑道:“杨兄,见到了吧?当着你我的面,那蔡源都不说一句实话。”

 杨帆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微微一笑,道:“小公爷莫着急,你我都来了蓟州,还担心不能弄明白其中的原委?等明日让王图等人去暗中走访看看。”

 杨帆没想到,不用等到明日走访,就来了一位客人,告诉了他们二人真相,此人就是蓟州同知——邓吉!

 在蓟州府衙里面,杨帆见过邓吉,蔡源的得力助手,论治政的能力,这邓吉恐怕在蔡源之上。

 再度见面,邓吉显得有些局促,道:“下官邓吉,见过两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