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两百六十四章 大明行,本王也行!(第2页)

 众将都没有了主意,纷纷望向了边安烈。

 边安烈冷静地让传令兵说一说,这大军究竟是怎么败的。

 “据逃回来的兵卒讲,王浑将军本来已经围住了郑枢,郑枢逃到树上,就在这时候北面来了好几千的明军骑兵,王浑将军在乱军之中被斩了。”

 听完,边安烈挥挥手让传令兵先下去,然后他来回踱步道:“王浑乃是我军的猛将,他率领五百骑军,两千步军精锐追击,却在短时间内被明军击溃,明军骑兵的战力不逊色于我军精锐,甚至要高出一筹。”

 “卢武,你率领一万人赶快进驻铁山,依靠铁山结寨,记住只需防守,不可出击,其余大军在平壤休整,待明军在铁山疲惫之际,伺机而动!”

 边安烈的嗅觉极为敏锐,仅从一场大败中,就已经窥得明军战力之强悍,预设的战场也从安州直接退到了铁山,还派遣心腹卢武去铁山坐镇。

 边江闻言坐不住了,说什么都要随着卢武一起去铁山,会一会明军,边安烈也没拦着,让边江一起去铁山,顺便长长见识。

 待众将都离开之后,卢武轻声对边安烈说道:“将军,王浑阵亡,主公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毕竟,王浑是主公的心腹啊。”

 边安烈、卢武等人心知肚明,这王浑乃是李成桂的眼线,如今王浑战死,卢武担心万一李成桂心生疑虑,对边安烈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边安烈眉头微皱,道:“本将一向无愧于心,王浑将军阵亡是意外,本将自当写信往京畿,请主公再派得力人手过来,你不用担心。”

 顿了顿,边安烈又说道:“主公是做大事的人,成大事者岂能没有胸襟?若是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我边安烈,主公就不是主公了。”

 安州一战,导致边安烈收缩防线,驻守铁山,使得铁山成为明军南下的第一个拦路虎。

 高丽的京畿位于西海道与胶州道之间,也是李成桂率军主攻的区域。

 开京一带汇聚着王禑手中的四万精锐,从李成桂起兵谋反开始,开京一带就成了激战的修罗场。

 一年多的时间,王禑的兵力从六万锐减到了四万,且开京周围的区域陆续失守。

 论军事上的才能,整个王禑集团这边,也就王禑的老丈人崔莹,能与李成桂掰掰手腕。

 四月末,开京。

 高丽王王禑愁眉苦脸地在王宫中散步,夜风清凉却吹不开王禑的惆怅。

 京畿战事不利,西海道又被封住,杨广道、胶州道,李成桂麾下大军趁着春天再度开战,王禑每日都在犯愁,到底该怎么办,才能退敌取胜。

 就在王禑惆怅的时候,忽有宫人来禀报:守侍中李仁任、崔莹,以及郑公权求见。

 李仁任在当初高丽恭愍王遇弑后,坚定地支持王禑,是推王禑登上高丽王座的功臣。

 崔莹乃王禑岳父,亦是为王禑布置各地大军的智囊,而郑公权是王禑的老师之一。

 这三位一起来拜访,莫非京畿的战事又有变化?

 王禑顾不得再哀愁,赶忙接见三人。

 一见面,王禑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可是战事有变?那李成桂又开始进攻了?”

 两日前,李成桂停军休整,对开京虎视眈眈。

 李仁任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由崔莹上前说道:“启禀王上,郑枢大人传讯来报,战报在此请王上过目!”

 哦?

 王禑立刻来了精神,问道:“莫非郑枢击退了边安烈?守住了西京平壤?”

 待王禑打开战报一看,只觉得天旋地转,战报上赫然写着,西京失守,王禑哀叹一声:“西京,丢了?天要亡我高丽,天要亡我高丽啊!”

 郑公权扶住了摇摇欲坠的王禑,轻声说道:“王上莫急,您再看看后面,郑枢大人虽然丢了西京,但明军,已经到盐州了!”

 王禑强撑着继续往下看,越看越是惊讶。

 郑枢在战报中,简直将大明的三千营夸上了天,称三千营为“天兵天将”,还让王禑放心,有明军在,李成桂这乱臣贼子,早晚要灭亡。

 王禑哭丧的脸上多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他拿着战报,兴奋地来回踱步道:“好!好!明军一出手,就杀了王浑那逆贼,他李成桂麾下的兵将,也不是无法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