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备而来的文官集团
杨帆半闭着眼,听纪纲讲述这两日发生的事情,其中多数是来自锦衣卫衙门的消息。
纪纲轻声说道:“大人,昨夜国子监半夜闹腾了一遭,有一监生在国子监内自杀,至今昏迷不醒。”
哦?
杨帆眉头微皱,国子监是为大明培养官员的地方,昌盛了几十年,后因科举不断发展,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科举选材取代了国子监的地位,国子监才没落。
杨帆幽幽说道:“我听闻国子监共有规矩五十六条,除少数约束国子监监丞外,其他都是约束国子监监生的,国子监规矩很是严苛。”
纪纲微微点头,道:“大人说的是,所以之前国子监监生曾经联名闹过一次,表达对监丞和严苛规矩的不满。”
杨帆对此有所耳闻,那一次国子监监生的意见传到了朱皇帝的耳中,不过朱皇帝并未放在心上。
“那自杀的监生姓甚名谁,有何来历,可知道他自杀的原因,有无书信?”
纪纲点了点头,说道:“福建来的监生,名叫吕征,也是之前带头表达对监丞不满的监生之一,据说有书信,不过已经送到了国子监祭酒宋大人那。”
国子监主官乃是祭酒,由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兼任,宋讷治理国子监之严,有目共睹。
然宋讷对国子监监生严苛,却偏偏得朱元璋信任,一直担任国子监祭酒,是大明开国以来担任国子监祭酒最长的一个。
杨帆沉吟片刻,道:“纪纲,国子监的监生平时由监丞来管理,你可知那些监生究竟过得如何?”
杨帆久不在京中,对京中的官署衙门里面的事情,并不都是十分了解。
纪纲闻言犹豫片刻,道:“大人,这事儿昨天我还真与蒋副指挥使打听过,据蒋副指挥说,那些监生过得……不怎么好。”
国子监作为为大明提供人才的摇篮,有着诸多的规章制度,如不同的班之间不可随意结交,如监生要离开国子监,需由监丞的准许,如监生不可在夜间酗酒不归等等。
监生亦不可忤逆监丞,不可诽谤监丞等等诸如此类的规矩,繁琐且严苛。
监丞掌控着所有监生的前途,监丞的一个评价,皆可以决定监生的未来。
高压之下,监生们怎么可能没有情绪?上一次上书提出意见只是初露端倪而已。
杨帆叹了口气,道:“对于国子监的监生来说,监丞就是他们的天,能让他们都主动站出来反抗,可见那监丞的可恶,监丞是何人?”
纪纲轻声说道:“大人,国子监监丞乃宋讷大人之子——宋复祖,去年五月份从家乡的乡邑训导调任京中,担任国子监司业,而他对于监生们,比他的父亲宋讷更为严苛,大人,您说宋讷会不会将监生吕征的书信扣下?”
杨帆笑了笑,说道:“宋讷又不是傻子,不会留人把柄,这信件他一定会呈交给殿下,不过,里面的内容可就值得玩味了。”
纪纲眼睛一闪,若有所思,道:“大人,莫非宋讷敢修改书信的内容?不会吧?”
杨帆挥挥手,说道:“清流文人,表面是敦厚君子,私下里的手段可不比匪寇干净,马车快些,我倒要看看宋讷葫芦里卖地什么药。”
应天,皇宫,奉天殿。
今日朱标的心情不错,昨日,朱标熬夜又将杨帆与杨士奇联名的奏疏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杨帆与杨士奇的眼光独到,这杨士奇也是一个可塑之才。
既然杨帆肯割爱,待杨士奇从南边办差归来,朱标会给杨士奇一个身份,让杨士奇大展拳脚。
朱标未曾想到,再过一个多时辰,他将面临自己初掌大明后的第一个难题。
大殿上,群臣与朱标议事,经过数日的磨炼,朱标已经驾轻就熟,待商议完今日的政务后,朱标主动提起了开设市舶司的事情:“琼州府请开设‘琼州市舶司’,吾经过一番思虑,觉得此事急不得。”
东阁大学士吴沉闻言,眼睛一亮,高声说道:“殿下圣明!我朝市舶司有三,已经足够满足海运,何须再增添新的市舶司?”
纪纲轻声说道:“大人,昨夜国子监半夜闹腾了一遭,有一监生在国子监内自杀,至今昏迷不醒。”
哦?
杨帆眉头微皱,国子监是为大明培养官员的地方,昌盛了几十年,后因科举不断发展,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科举选材取代了国子监的地位,国子监才没落。
杨帆幽幽说道:“我听闻国子监共有规矩五十六条,除少数约束国子监监丞外,其他都是约束国子监监生的,国子监规矩很是严苛。”
纪纲微微点头,道:“大人说的是,所以之前国子监监生曾经联名闹过一次,表达对监丞和严苛规矩的不满。”
杨帆对此有所耳闻,那一次国子监监生的意见传到了朱皇帝的耳中,不过朱皇帝并未放在心上。
“那自杀的监生姓甚名谁,有何来历,可知道他自杀的原因,有无书信?”
纪纲点了点头,说道:“福建来的监生,名叫吕征,也是之前带头表达对监丞不满的监生之一,据说有书信,不过已经送到了国子监祭酒宋大人那。”
国子监主官乃是祭酒,由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兼任,宋讷治理国子监之严,有目共睹。
然宋讷对国子监监生严苛,却偏偏得朱元璋信任,一直担任国子监祭酒,是大明开国以来担任国子监祭酒最长的一个。
杨帆沉吟片刻,道:“纪纲,国子监的监生平时由监丞来管理,你可知那些监生究竟过得如何?”
杨帆久不在京中,对京中的官署衙门里面的事情,并不都是十分了解。
纪纲闻言犹豫片刻,道:“大人,这事儿昨天我还真与蒋副指挥使打听过,据蒋副指挥说,那些监生过得……不怎么好。”
国子监作为为大明提供人才的摇篮,有着诸多的规章制度,如不同的班之间不可随意结交,如监生要离开国子监,需由监丞的准许,如监生不可在夜间酗酒不归等等。
监生亦不可忤逆监丞,不可诽谤监丞等等诸如此类的规矩,繁琐且严苛。
监丞掌控着所有监生的前途,监丞的一个评价,皆可以决定监生的未来。
高压之下,监生们怎么可能没有情绪?上一次上书提出意见只是初露端倪而已。
杨帆叹了口气,道:“对于国子监的监生来说,监丞就是他们的天,能让他们都主动站出来反抗,可见那监丞的可恶,监丞是何人?”
纪纲轻声说道:“大人,国子监监丞乃宋讷大人之子——宋复祖,去年五月份从家乡的乡邑训导调任京中,担任国子监司业,而他对于监生们,比他的父亲宋讷更为严苛,大人,您说宋讷会不会将监生吕征的书信扣下?”
杨帆笑了笑,说道:“宋讷又不是傻子,不会留人把柄,这信件他一定会呈交给殿下,不过,里面的内容可就值得玩味了。”
纪纲眼睛一闪,若有所思,道:“大人,莫非宋讷敢修改书信的内容?不会吧?”
杨帆挥挥手,说道:“清流文人,表面是敦厚君子,私下里的手段可不比匪寇干净,马车快些,我倒要看看宋讷葫芦里卖地什么药。”
应天,皇宫,奉天殿。
今日朱标的心情不错,昨日,朱标熬夜又将杨帆与杨士奇联名的奏疏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杨帆与杨士奇的眼光独到,这杨士奇也是一个可塑之才。
既然杨帆肯割爱,待杨士奇从南边办差归来,朱标会给杨士奇一个身份,让杨士奇大展拳脚。
朱标未曾想到,再过一个多时辰,他将面临自己初掌大明后的第一个难题。
大殿上,群臣与朱标议事,经过数日的磨炼,朱标已经驾轻就熟,待商议完今日的政务后,朱标主动提起了开设市舶司的事情:“琼州府请开设‘琼州市舶司’,吾经过一番思虑,觉得此事急不得。”
东阁大学士吴沉闻言,眼睛一亮,高声说道:“殿下圣明!我朝市舶司有三,已经足够满足海运,何须再增添新的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