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备而来的文官集团(第3页)
宋讷露出惶恐之色,连胡须都在颤抖,杨帆微微眯起眼睛,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宋讷如此善于演戏呢?
朱元璋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隐藏本性,懂得收敛,亦有很多人走在了朱元璋前面,这辈子都没暴露本性,然朱皇帝染病不再执掌朝政,某些人的心思便藏不住,嘴脸也藏不住了。
宋讷颤声反驳道:“曹国公慎言,老夫不过是就事论事,百姓生活困苦,活不下去,这是事实,须知‘苛政猛于虎’!妄动刀兵固然痛快,但也会拖累国家,拖累大明!”
“老臣认为,陛下去年之决策英明神武,然国力民力疲惫,实在不应该继续用兵了!”
狡猾!
杨帆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宋讷老儿将朱元璋给摘了出去,死活就是不肯让大明今年继续出兵。
朱标缓缓地握紧书信,看着一脸痛心疾首的宋讷,心里憋了一股气,朱标清楚北伐的意义,但宋讷说的也是事实,连年征战,这战争的压力也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当朱标沉默的时候,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咳嗽了一声,说道:“宋大人,国力如何府库里还有多少银两,户部最是清楚,你不要妄下判断。”
说着,他看向户部尚书楼覃,想让楼覃说句话,六部尚书里面楼覃是最认死理,也是最古板的一个。
朱标挥挥手,对楼覃说道:“楼尚书,你来说说如今的情况,记住,如实说。”
楼覃点了点头,走出来,道:“殿下,前两年辽东军征高丽,朝廷花费颇巨,共花费银两五百万两,今年两路大军征鞑靼、瓦剌,花费银两约三百万两左右,而我大明目前,并未从两场战役之中获得多少收益,今年还要补贴高丽。”
高丽经过了数年战争,元气还未曾恢复,所以今年大明要给高丽省一些支援才行。
楼覃的话让宋讷的眼中闪过一抹得意,李景隆脸色涨红,道:“打仗怎么能只计算银两?土地、人口,还有扫清威胁都得算上!”
谨身殿大学士杨伯成的腰杆子,挺地直了不少,说道:“曹国公说的没错,我等也从不否认,但凡事应该有个度,民力到了极限,若还要强行打下去,只会引得百姓民怨沸腾,保不齐会生民乱啊!”
杨伯成向朱标行礼,说道:“请太子殿下三思,百姓是我大明的根基,百姓更是您的子民,求殿下体恤百姓,体恤您的子民吧!”
杨伯成将朱标给架了上去,若朱标还要执意出兵,就得担上一个不体恤百姓的名头。
就当朱标进退两难的时候,杨帆终于出声了,他缓缓地走出来看向杨伯成,道:“杨大人,你这诡辩之术好生厉害呀。”
来了!杨伯成等人一直在等杨帆出来,如今大明的武勋集团中,还能领兵的不算少,然而代表人物非蓝玉莫属,其次,便是身为皇亲国戚的杨帆。
蓝玉是武夫,而杨帆文武全才尤其难对付,不过,詹同等官员已经想好了法子,就等着杨帆站出来,他们好动手。
杨伯成脸上浮现起一抹笑意,问道:“哦?长安侯说老夫在诡辩?老夫哪里在诡辩?”
杨帆走到杨伯成身边,道:“行军打仗哪有不耗费钱粮的?若因为钱粮耗费多就不打仗,难道始皇帝派遣蒙恬北击匈奴是错的?”
“秦汉两朝,为北击匈奴耗费的钱粮无数,汉武帝北击匈奴耗尽了前几代积累的钱粮,难道有错?”
杨伯成闻言,抚须道:“长安侯岂不闻汉武帝用兵过甚,导致民力枯竭,百姓民不聊生?晚年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今日吾等劝谏殿下,正是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吾等一片丹心为百姓,为社稷!”
朱元璋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隐藏本性,懂得收敛,亦有很多人走在了朱元璋前面,这辈子都没暴露本性,然朱皇帝染病不再执掌朝政,某些人的心思便藏不住,嘴脸也藏不住了。
宋讷颤声反驳道:“曹国公慎言,老夫不过是就事论事,百姓生活困苦,活不下去,这是事实,须知‘苛政猛于虎’!妄动刀兵固然痛快,但也会拖累国家,拖累大明!”
“老臣认为,陛下去年之决策英明神武,然国力民力疲惫,实在不应该继续用兵了!”
狡猾!
杨帆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宋讷老儿将朱元璋给摘了出去,死活就是不肯让大明今年继续出兵。
朱标缓缓地握紧书信,看着一脸痛心疾首的宋讷,心里憋了一股气,朱标清楚北伐的意义,但宋讷说的也是事实,连年征战,这战争的压力也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当朱标沉默的时候,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咳嗽了一声,说道:“宋大人,国力如何府库里还有多少银两,户部最是清楚,你不要妄下判断。”
说着,他看向户部尚书楼覃,想让楼覃说句话,六部尚书里面楼覃是最认死理,也是最古板的一个。
朱标挥挥手,对楼覃说道:“楼尚书,你来说说如今的情况,记住,如实说。”
楼覃点了点头,走出来,道:“殿下,前两年辽东军征高丽,朝廷花费颇巨,共花费银两五百万两,今年两路大军征鞑靼、瓦剌,花费银两约三百万两左右,而我大明目前,并未从两场战役之中获得多少收益,今年还要补贴高丽。”
高丽经过了数年战争,元气还未曾恢复,所以今年大明要给高丽省一些支援才行。
楼覃的话让宋讷的眼中闪过一抹得意,李景隆脸色涨红,道:“打仗怎么能只计算银两?土地、人口,还有扫清威胁都得算上!”
谨身殿大学士杨伯成的腰杆子,挺地直了不少,说道:“曹国公说的没错,我等也从不否认,但凡事应该有个度,民力到了极限,若还要强行打下去,只会引得百姓民怨沸腾,保不齐会生民乱啊!”
杨伯成向朱标行礼,说道:“请太子殿下三思,百姓是我大明的根基,百姓更是您的子民,求殿下体恤百姓,体恤您的子民吧!”
杨伯成将朱标给架了上去,若朱标还要执意出兵,就得担上一个不体恤百姓的名头。
就当朱标进退两难的时候,杨帆终于出声了,他缓缓地走出来看向杨伯成,道:“杨大人,你这诡辩之术好生厉害呀。”
来了!杨伯成等人一直在等杨帆出来,如今大明的武勋集团中,还能领兵的不算少,然而代表人物非蓝玉莫属,其次,便是身为皇亲国戚的杨帆。
蓝玉是武夫,而杨帆文武全才尤其难对付,不过,詹同等官员已经想好了法子,就等着杨帆站出来,他们好动手。
杨伯成脸上浮现起一抹笑意,问道:“哦?长安侯说老夫在诡辩?老夫哪里在诡辩?”
杨帆走到杨伯成身边,道:“行军打仗哪有不耗费钱粮的?若因为钱粮耗费多就不打仗,难道始皇帝派遣蒙恬北击匈奴是错的?”
“秦汉两朝,为北击匈奴耗费的钱粮无数,汉武帝北击匈奴耗尽了前几代积累的钱粮,难道有错?”
杨伯成闻言,抚须道:“长安侯岂不闻汉武帝用兵过甚,导致民力枯竭,百姓民不聊生?晚年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今日吾等劝谏殿下,正是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吾等一片丹心为百姓,为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