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博弈,朱标的决心
应天,宫门外。
四月的应天,日头并不烈,可在太阳下面站了两个时辰,已经有许多官员撑不住,身子摇摇欲坠。
有官员小声地说道:“这还得等多久?詹公,若太子殿下一直不见我等,难道就要一直等下去?”
吏部尚书詹同位高权重,俨然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这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天官”,执掌官员任免与每年考核之权。
朱元璋亲政的时候,詹同兢兢业业看上去颇为老实,但那都是表象。
詹同若真的老实,只知道埋头于政务,便走到不到如今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尤其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罢黜丞相,而历史上的“内阁制”还未彻底建立起来前,“天官”詹同隐隐成为了百官之首。
此刻詹同微微闭着眼,眼观鼻鼻观心,轻声说道:“刘大人,吾等为了朝廷,为了福建的百姓,何惧辛劳?何惧严寒酷暑?
殿下仁厚,绝不会看吾等在这里一直站下去,诸位万不可退缩,要让太子殿下看到我们的决心!诚意!”
詹同清楚,若今日的举动成功,那么在未来朱标登基后,他们就可如法炮制,这就叫“试探”。
南北榜案是对朱元璋皇权的试探,而今日的“联名请愿”是对朱标的试探。
他们要一步步试探朱标的底线,一步步试探朱标的性情,直到将朱标掌握得了如指掌。
皇权与士大夫的斗争,已经悄然展开。
东阁大学士吴沉微微颔首,说道:“詹公说得对,杨帆在福建肆意妄为,祸乱政务,我等不可视而不见,我吴沉就算累死在宫门外,也要见殿下!”
杨伯成声音洪亮,也跟着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杨帆所作所为罄竹难书!”
詹同、吴沉、杨伯成等人陆续表态,赢得了其他人的支持,于是百官继续在宫门外等待。
不时有人因为扛不住,倒在地上,每当这时候,就会有守在一旁的亲军都尉府的人赶快将人抬走去治疗,省得真闹出人命来。
官员们养尊处优惯了,平时别说站这么久,多走几步路也会疲累,今日算是拼了。
就这么到了黄昏时分,连詹同都有些站不住了,忽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国子监司业宋复祖,携国子监监生前来,请殿下开朝会,处理杨帆祸乱福建之事!”
有两百余人国子监的监生随着宋复祖而来,这群人打着大义的旗号,让朱标更加头疼。
双方的对峙一直持续到了入夜,亲军都尉府的官兵提来饭食清水,半日,水米未进的官员们见到饭食清水,急不可待。
却听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冷哼一声,提醒众人道:“殿下未见吾等,却施以小恩小惠,全了小义,亏了大节,你们是要殿下背上骂名么?”
詹同的眉毛微微一抖,暗道宋讷这话说得当真是阴阳怪气到了极致。
听上去是在为朱标考虑,可字字句句都在说朱标“全了小义,丢了大节”。
宋讷一句话,让群臣不敢动那些食物与清水,于是这一场拉锯战便继续。
武英殿,朱标眉头紧锁,看着从紫金山已经调回来的毛骧,道:“他们,还不肯走?”
毛骧低眉顺目,轻声说道:“不肯走,殿下命下官送去的食物与水,他们也没有动,宋讷宋大人还说……”
朱标的头越发疼,挥挥手:“说吧,本宫没有什么不能听得,尽管说。”
毛骧微微颔首,说道:“宋大人说,若百官吃了您送去的食物,喝了您送去的水,便是让殿下‘全了小义,大节有亏’。”
朱标的脸色变了又变,他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忽然,朱标毫无预兆地将砚台扫落下去。
嘭!
沉重的砚台摔落,吓得毛骧还有守在武英殿门口的内官与禁军立刻跪下。
“全了小义,亏了大节?本宫好心好意送你们吃喝,反倒是本宫的错了?嗯?毛骧,你说说本宫错在哪里?”
朱标气昏了头,不断质问毛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