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义从 作品

138.第138章 门庭

 第138章 门庭

 最终,也不知赵氏二尊在长环仙岛谈了什么,面色愁苦的离了东海,自此偃旗息鼓,口风松了下来,再不提东海道场的律令。

 而那一幕却皆落在了青云之上的某尊真君眼中。

 只代武庸送完了那赵氏二尊,遣散了众修,回到正殿时,心头顿时一紧。

 之间主座上坐着一个金袍玉冠的华贵道人,而门扉两侧的道童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这些都是武氏本家的道童,殿内入了人,定会先行待客再向武庸通报,此时却是一脸正色的站在门口。

 “嗯?有贵客至,怎得不以香茶醴露相待?”

 “还不快给贵客上茶!”

 武庸利于门口,对着两侧的道童唤道。

 然而这道吩咐却是石沉大海,那四名道童仿佛听不到、看不到一般,甚至就像武庸不在他们身前般,恪尽职守的屹立在原地

 “呵呵!不用叫了,他们看不到,也听不到你我的动静。”

 “这是剥离了现实的世界。”

 坐在主座上的真君丝毫不似客人,如主人家一般居高临下的对着武庸挥了挥手,令其走近一些!

 “武庸,你可知,吾是何人?”

 这无头无脑的问话,却让武庸一时之间不知该是如何回答。

 九州中,真君不过存于玉京十三上族,九州九家仙城中,或偶有散修,但却在少数。

 而衣着华贵,丹琼之气托身者.

 “真君者,少也,而如尊者这般自生王者之意,举手投足皆合公孙贵气,定是玉京中人。”

 “与东海道官、与我扶摇武氏有因缘者,天香荀氏,玉虚殿的值守真君,以及琼明王氏?”

 “不知尊者可是这三者之一?”

 即使不想与此道人玩猜猜游戏,武庸也不得不耐着性子推算起来。

 荀氏已然封山,若是真君能出入在九州,徒沾因果,那还能叫封山吗?

 而道庭玉虚殿值守,各州灵官乃至州牧的上级,多半也不会擅离玉京,要离开,也定会向其发出公讯。

 最大的可能便是荀氏宗子曾言的,扶摇武氏上代、上上代的追随的故主,琼明-王氏!

 武家传承的扶摇道体血脉、大风古经就是出自琼明一脉。

 虽历经纪元变化,道体仙身等上古时代所谓的仙圣之资已渐渐不再重要,但在世家门第的交流间却也还是不错的谈资.

 而那道人听到武庸的推断,满意一笑,右手轻挥,指令着武庸坐到其身侧。

 “本座王庆仙,自琼明宫而来。”

 “唔你父祖曾担任吾门下中郎将!”

 料想到这武氏小子还知道扶摇一脉是出身于琼明,不忘根本,总是极好的。

 “伱倒是不错,半个甲子不到,竟就盘活了扶摇山。”

 “倒是块堪用的好料子!”

 这名自称玉京琼明宫而来的真君摆出一副长辈姿态,似是对武庸还算满意。

 但事实亦是如此,扶摇武氏出自琼明,哪怕起起落落,再如何的强盛,武氏身上,琼明一脉的大风古经便是抹不去的印记。

 亦如东郡各县道观、灵庄中,自大风古经中衍生而出的青罡、指风几脉,一言便能追溯到大风古经。

 这便是来自所治经典、道书的统治力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