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交换(第2页)
加之巡抚地方,职位最高的官员于谦,和他是一样的嫉恶如仇的性子。
于谦暗地里调查,了解地方百姓诉求,又见百姓对王来严苛执法每每称赞,是以也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分寸拿捏恰到好处,也就任由其惩治贪暴。
只是这次,王来或是气急,辖内官员也确实横暴之极,丑恶嘴脸比之强盗巨冦犹有过之。王来暴怒之下,杖杀十数人,施刑太过,将人活活杖杀。
虽说事出有因,但依照大明律法,细究起来,确实该当死罪。
杨士奇当然想保此人,王来虽暴烈,但向来受百姓爱戴,加之他才志都是上佳,乃治世干臣,杨士奇实在不愿他就此宦途断绝,枉送性命。
王来的事,杨士奇和几位阁臣有过商讨,想着到时向陛下求情。陛下年少,虽受王太监蛊惑。但少年气盛,极恨贪官暴官,加之向来对地方官员所犯之罪,只要事出有因,都有宽宥其罪的先例。
就连眼前这位王太监,也极为认同此种做法。
王太监争权夺利,陛下受其蛊惑,在京官员,凭你官居何位,只要一时不合他意,便会刑罚加身。倒是地方官员,只要不和他顶着干,他却从来不寻麻烦。
杨士奇等阁臣,之所以有信心能保下王来性命,正是出于王振及一干党羽,多在京中任事,甚少针对或欺压地方官员。
可如今,王振竟深夜登门,甚至提起王来的案子。尤其听他的口气,似有要重重惩办王来的打算。
这让杨士奇不得不开始提防起来。
于是试探道:“王公,地方官员要想治理地方,有时辅之以雷霆手段,在所难免。东厂去查了王来杖杀县令的事,自然也该知晓,王来罪不至死。”
王振呷了口热茗,却只淡淡四个字回杨士奇。
“律法森严!”
杨士奇火气突然上涌,这四个字从对方口中吐出,实在平白污染了其中含义。他心中也终于肯定,王振前来,定然不怀好意。
“王来乃干练之臣,虽说律法无情,但也不能不考虑背后缘由。”
王振依旧淡然:“阁老,大明律乃太祖爷下旨钦定,祖宗之法不可变。”说到此处顿了顿,又加了一句:“于谦巡抚晋地,他在任期间,任由王参政暴烈行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