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钱家女(合章)(第3页)
但他不敢明说。只能问道:
“那太后的意思,该如何办?毕竟,太皇太后已经派人去接钱家女了。”
“不能让钱家女进宫。”
“不能进?太后可是已经有办法了?”
王振心下奇怪,但看到孙太后脸上那副凶厉之色,当下明白了
。
迟疑道:“太后,钱贵乃是金吾右卫指挥使,担着守备京师要职,不好动他女儿吧?”
“谁要动一个小姑娘了?”孙太后白了他一眼,接着道:“你不是管着锦衣卫和东厂么,应该能查到一些钱贵贪赃枉法的事吧?”
王振恍然大悟。
但他实在不愿接下此事,这个时候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查钱家,难保不会走漏风声。况且谁当皇后,和他又没有什么牵涉。
若真多此一举涉入其中,还容易惹到太皇太后这个日薄西山的老人家。
万一她一怒之下,真要在临走前发了狠心,顺便带着他一起走,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回绝道:“太后,近来锦衣卫生了许多事,您也知道。如今徐良坐上了北镇抚司镇抚,马顺被一日三罚,和徐良倒是同阶了。锦衣卫近来诸事不顺,已经惹得陛下不快。至于东厂,最是不济事的,此事怕是不好办呐,毕竟这是在京师。”
“而且钱家,我也听说过,祖上那可是跟随太宗皇帝靖难的功臣,一直传到钱贵,如今已经是第三代,钱家一直在金吾右卫任上,守备京师,经营这么多年,根深蒂固。查他们,怕是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警觉到,此事……”
王振越说,心里越没底,他实在不想掺和此事。
“除非钱家真的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否则不会影响到钱家女入宫一事。”
王振话中意思很明显,除非故意罗织罪名,且做到天衣无缝,但这么短时间,又岂能做到面面俱到?
若是只想凭暗里调查,找出什么罪名,估计不大可能。
毕竟太皇太后不可能不知道钱家的底细。能选定钱家女,定然不是一时兴起,想必已经暗里调查过。
钱家人丁不旺,这个节骨眼一定也会低调行事,家中子弟自不会不长眼到,这个时候拖后腿。
孙太后一听,愈发不悦。
“你莫要忘了,你是站哪一边的?”
“老奴必然是和太后站在一起的。只是这件事,急不得,还得从长计议。此事来的突然,老奴没有任何准备,还请太后给老奴一些时间,容老奴好好想想。”
王振无法,只能先稳住孙太后。
这位不是个急性子,这个时候表现的如此着急,是因为她自己和慈宁宫那位暗自较劲。
当然,孙太后也知道慈宁宫那位向来对她不喜,她也怕万一任由慈宁宫那位给自己找儿媳妇。若是儿媳和她不亲近,甚至受慈宁宫那位影响,对她生了恶心,如何是好?
到时候,枕头风一吹,连陛下也被影响了该怎么办?
王振没有给出什么好建议,即便应诺之后会好好想想,却仍然难免令孙太后心生不满。
孙太后对此事极为重视,以至于对王振态度极为不满的表情毫不遮掩。
王振只能试着建议道:“何不让会昌伯私下问问,毕竟太后乃是陛下母后,对陛下选后一事重视些,也属正常,让母族打听一下,即便传到太皇太后耳朵里,她也不能说什么。”
会昌伯孙忠乃是孙太后父亲。
见孙太后果然在思虑,王振忙道:“太后关心则乱,老奴觉得,只有毫不遮掩的去打听,且人选只有会昌伯最合适。到时候,自会有有心人留意这些,察觉到钱家女有成为皇后的可能。或许,钱家也有关系不好甚至结过怨的仇家,他们得知这个消息,自会出手。若真有人如此做,咱们推波助澜岂不是更容易些?”
孙太后果然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王振这句话的确说到她心口上了。道理如此简单,自己竟没想到?
“我会让父亲安排此事,不过你也别偷懒,这件事我不想出现什么意外,便是真的和慈宁宫那位当面交恶,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