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头颅(合章)(第2页)
王祥一愣,最后讪讪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奉命而来?”
于康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王祥将于康扯到一边。
“我昨夜回营,本是去和父亲复命,哪知刚行到父亲帐下,就听到父亲和人说,你在磨刀岭剿匪的事,还听闻今日是最后一日期限,我就想着晚一天和中军复命。随后立即率领麾下将士,打听清楚位置,便往这边便赶来了,想着能帮上你。没想到忙没帮上,倒是白捡了这一份功劳。”
于康从王祥口中听不出任何破绽。
于是暗中思量起来:
「按理来说,即便王祥是大司马亲儿子,大司马帐下,也断然不会让他靠近将此事听去,而且偏偏如此凑巧,刚好无人通报,王祥又刚好凑巧听到,又刚好调动麾下兵马,无人阻拦。最后又刚好打听清楚磨刀岭位置。」
「难道真是王骥有意为之?」
于康心下怀疑,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连连对王祥表达谢意。
王祥此刻心神却已经飞到了另一边。
他表情略带悲戚,对于康努了努嘴:“那位红装女子,可是雷仝的压寨夫人?于兄可知,他是否是被强抢上山。”
张清斋‘六识’最是敏锐,加之他本就一直有意倾听,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听到王祥最后一问,也难免有些目瞪口呆。
于康哭笑不得,自己故意将虞帘放在最后介绍,其实就是存了戏谑之心。
现在真被王祥误会,于康不免有些自责。
于是再也不敢让这误会继续下去,忙向王祥引荐:“这位是磨刀岭二当家虞帘。”
“二当家?”王祥一愣。
突然意识到什么,气息一下子粗重起来,接着便是面红耳赤,最后更是低下头,不敢去看虞帘。
只是结结巴巴的道了一句:“二当家……还真是位……奇男子啊!”
于康为了缓解他的尴尬,连忙在他耳边耳语道:“初见之时,我也……哎!总之,王兄不必自责!”
“连于兄也……?”
王祥听到于康如此说,脸色稍微好转。
最后有些躲闪的问了一句:“那于兄是怎么发现不是的?”
于康一翻白眼:“老远看还像那么回事,走近了再看,哪里有一丝女人味?一马平川的……”
王祥愈发羞臊,讪讪道:“还是于兄胜我一筹?”
“这又不是什么好事,有什么好比的?”
……
于康吩咐方虎、方豹和刘肉,率磨刀岭匪众清理山上尸体,又留下一些锦衣卫人马帮着一起。
最后只带了雷仝和虞帘以及押运粮草的匪众,又让人将那位壮汉千总枭了首,连同王祥所率轻骑,浩浩荡荡上路。
王祥本打算自己离开。
奈何于康不愿看到王祥因为私自调兵支援受到惩罚,一再挽留。
王祥终究拧不过他,只得‘舔颜’领了这份诛杀匪首的功劳。
王祥对张清斋一再表达歉意,示意愿意补偿。
于康只道:“这些不用王兄操心,他是我心腹,我自不会亏待了他!”
张清斋当然知道于康为何非要将王祥绑在一起,心里虽然腹诽,但也不得不承认:
「于康此獠,运气当真是好!」
想到这里,他又皱着眉仔细观察于康面相。
奈何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本是早夭之相,一旦魂归躯壳,伏则如潜龙在野,仰则有冲天之势,一旦腾起,将势不可挡,一飞冲天。」
「老十二这面相,的确不同凡响,难道老大也是看到了这些才会……」
「十二啊!不管你何老大在谋划什么!但可千万别有造反之心啊!」
「过犹不及!」
于康注意到张清斋一直盯着他看,有些得意的晃了晃脑袋。
……
黄昏时分,终于追上大军队伍。
也不知为何,大军安营在此已有三日,一直未继续行军。
于康命锦衣卫守着粮草车马,连同运送粮草的匪众,无他命令,任何人不得将粮草提走。
又让将张镇等一干巡检司官兵看好,命张清斋亲自坐镇。
自己则率领雷仝、虞帘,拉着王祥,手提壮汉千总首级,去往中军帐下复命。
去往中军帐前,早有人提前去通传。
众人到达中军帐时,无人阻拦,安然进帐。
此刻,帐内坐着三人。
平蛮将军蒋贵坐在上首,总督军务的王骥和监军曹吉祥分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