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告状(合章)(第2页)
太皇太后拉着钱家女的手,笑着打趣道:“你们姑侄俩斗心眼,偏偏拿我当坏人。”
最后又故意拿话刺徐姑姑:“可是又有什么用?人家不还是该瞒着你就瞒着你,啧啧啧……!你这管家婆婆,以后怕是不好当啊!”
“为何不好当?”
兴安也突然来了兴致,故意道:“还没成家就这样,要是成家了那还得了?怕是媳妇吹点枕边风,你这个管家婆婆不得被赶出家门?”
太皇太后笑的前仰后合:“是这么个理儿。”
就连一直恬静的钱家女,也都用手轻捂着嘴,喜的眼睛变成弯月。
徐姑姑又怨起于康来,嫌他偏在这个节骨眼去打仗,要不然,早查出那个让自家侄儿心心念念的姑娘是谁了。
提起于康,太皇太后自然想起于谦。
笑了一阵子,太皇太后心情大畅。
徐姑姑对兴安使了个眼色,然后便莲步轻移,站到了太皇太后身边。
说起正事,兴安变得肃穆庄重起来。
“于大人说:先帝还在的时候,曾经和他说起过勋爵后辈子弟,浪荡成性,恐长久如此下去,以后让他们接替祖辈军职,会将糜烂之风带进军伍之中。”
“于大人巡抚地方,又兼济抚军之职,言说地方军伍,军备废弛,武德不张,已然渐坏!”
“还说回到京师,也见过一些勋爵子弟,浪荡成性的样子。”
“又调阅了一些兵部卷宗,才大感京卫比之地方军伍,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大人对此痛心疾首,说若长久如此下去,我大名铁军,怕是要毁于一旦。”
“此次重办京卫武学,于大人便是想着为大名储备人才,希冀能让这些以后入职军伍的年轻一辈,重修武德,在手握权柄之后,可以一扫军伍颓靡之风。”
“而且,于大人还想着从各地方,不吝出身,选拔资材上佳者,应试入学,培养统兵人才……”
“还有关于武科应试的一些条目等等……!太皇太后,于大人说了好多,我只记住了一小部分。”
“不过就只是这一小部分,也把奴婢吓得不轻,于大人一心扫除疴弊,但真要按着他说的来,非得把那些爵爷气疯了不可!”
“奴婢让于大人将那些条目,挑重要的,简略编成册目,到时再呈递给太皇太后看。”
太皇太后听后,长久沉默不语。
最后却开口询问起杨士奇。
兴安面色怪异:“西杨先生看着身体还算健朗,不像是因为身体老弱,才上疏乞骸骨的。”
“那老东西自己怎么说的?”
“西杨先生东拉西扯,奴婢问东他扯西,问鱼他扯鸡,就是不说正题。奴婢最后摊牌,他也只是唉声叹气,感叹岁月流逝。又言他有愧先帝托付之重。最后干脆连话都不说了,奴婢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拜辞离开。”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
“看来这老东西是觉得自己受委屈了,以前就是这副德行,这么些年,还是没变。”
兴安又道:“对了,太皇太后,奴婢和阁老相谈的时候,有杨府管家来报,说是顺天府尹姜涛登门探望,阁老似有些不悦,打发管家回的话是这样的。”
兴安清了清嗓子,回想了一下当时杨士奇的语调,学着说道:“你去告诉他姜伯渊,老夫也没办法,谁让人命有贵有贱呢!”
太皇太后一愣:“那老东西真这么说了?这种话怎会出于他之口?”
“奴婢不敢欺瞒太皇太后,阁老就是这么说的。”
“兴安,我问你,顺天府近来可是有什么大案?”
兴安偷偷抬眼,正好迎上太皇太后的眸子,连忙又将头低下。
“快说!”
兴安只得如实道:“太皇太后,还不是那件圈禁工匠私用的案子!”
太皇太后皱眉:“这案子不是都过去好久了么?怎么还没查清?”
兴安一抹额头:“查是查清了,就连死了多少,又伤了多少,逃了多少……!顺天府和工部把名单都核实出来了。前些日子,共同审理案件的三法司拖着不办,后来三法司好不容易协同顺天府,将案件卷宗递到宫里。请旨严惩涉案官员,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