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第二奏(第3页)
朝堂顿时嘈杂起来。
大明朝不缺兵员,但这次招安不一样。
为祸地方的山匪,本就是地头蛇,所处之地,群山险绝,极便隐匿,还是陆运必经之处。
此地匪患闹了多年,剿匪也剿了多年,但并无成效。
如今山匪被于康招安,算是为地方除去一大祸患。
且山匪归了朝廷正途,岂不是大明朝国运昌隆之兆?
难怪陛下会如此失态?
众朝臣都对于谦投去艳羡的目光。
于谦此时有些发懵。不过他不是对于康立下功劳心中高兴的发懵,而是在听到于康率领麾下锦衣卫剿匪时,就已经发懵。
于康所率麾下三百余人。
此次面对的是两方加起来,数倍于自己的山匪。
加上山匪熟于地形,于康所率锦衣卫初来乍到。
这一来一去,双方力量之悬殊,可见一斑!
于康随军出征,王振安的什么心,他岂会不知?于谦想通其中关节,又如何不怒。
中军下令,让康儿剿匪。
这军令,显然不怀好意,如今康儿似乎立了大功,但于谦却如何不知大功背后的凶险。
此时,工部右侍郎王佑再次出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于副千户剿匪、招安立下头一功,山匪望风归附。可见此次征伐麓川,陛下决策之英明,连上天也在护佑我大明朝,国运昌隆。”
朝中议论声瞬间为之一滞。
锦衣卫指挥马顺也出列奏道:“于副千户立下大功,陛下该当重赏。”
这两人率先恭贺,又给于康请赏。
瞬间又有十数道声音附和,皆是一般说辞。
有些更是对于康褒奖之辞,听的让人肉麻。
“于侍郎教子有方,于副千户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又是王佑带头恭喜于谦。
刚刚称赞于康的,转头又开始附和。
一众阉党,对于康褒奖,又对于谦频频示好。
朝堂上气氛开始变的怪异,最是喜气洋洋的一边,是一众铁杆阉党。
反倒是一些忠直耿介之臣,眉头紧蹙。
最后干巴巴对于谦道喜。有一御史更是含沙射影:
“于侍郎刚刚想要对陛下禀奏的,不会就是自家螟蛉子立下大功的事吧?没想到于侍郎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