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他那是纯粹的能力不足!(第2页)
所以这里的局面应该比西川都要更加的混乱才对。
可是当刘符来到诸葛亮赈济难民的粥厂之后,看到的并不是人头攒动,而是数百人有序的领取自己的米粥。
粥不够稠密,但绝对不是之前他见过的那种稀汤寡水的模样。
而这一次,刘符也专门看了看领取米粥的百姓...皮肤粗糙蜡黄,身形瘦弱佝偻,这样子一看就是真正的难民。
“孔明,此地为何这里都是难民来领取粥米?”
“....少君这是在说什么,粥厂本就是因为益州动乱,百姓安置需要时间,重新开垦荒地,疏通沟渠也需要时间,这才建立粥厂赈济他们。
若来到这里的不是难民的话,岂不是成了笑话?”
“不不不,孔明未曾理解符的意思。”刘符看着面前的诸葛亮也是赶紧连连摇头,“就是这些人领用粥米,那..那那些寻常的人家,为何就不来呢?”
“他们若是也同样帮助府衙疏通沟渠从而劳作了一日,自然也是可以来的。
但若只是在自家的田垄之中劳作,且家中还有米粮,那是不可以来这里的。
毕竟赈济的粮草也不是那么的充分,勉强够用罢了。”
“那...他们为何不来?难道白得的好处,他们就不要么?”
“要,但也要看用什么要!”诸葛亮用手中的羽扇指了指不远处的数十根粗大的木杖便直接说了起来,“在开设粥厂之前,粮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亮曾下了严令,一旦有人发现非难民从中攫取好处的话,那便可告知我等。
一旦查实,便可赏之。
而侵占赈济粮草者,当重罚!
第一次发现便全家退还所有赈济粥米,并罚劳作三日。
第二次退还三倍米粮,并杖责全家!
第三次...那就是真的将律法不放在眼中了。
若没有必然的原因,当杀!”
“那...可有人...”
“少君不用担心。”诸葛亮看着面前的刘符直接笑了起来,“若是真的有明知道会丧命的危险,还要这一碗薄粥。
那断然是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其实这三条命令,第一条是针对那些看重名望的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