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吴刘氏的顾虑(第2页)

  就像村长家养一个读书人,都是勒紧裤腰带过的紧巴巴的。

  他们老吴家目前还要养三个,这日子该怎么过?

  达娃子和通娃子有他们爹娘照顾,三虎也是个能赚钱的,平时做木工活儿,或多或少的都有点收入。

  前段时间三虎也挣了小几十两银子,他们老两口再补贴一些,三虎俩口子供达娃子和通娃子,虽然日子会过的紧巴一些,但是暂时应该也是过的下去的。

  但是小莲,她那苦命的女儿,手里总的就只有十来两银子,也没有其它的赚银钱的门路,长青一看就是一个能读书的,尽管他们老俩口每年补贴2两银子,却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长青呢?你也打算每年只补贴2两银子?”

  “暂时都先补贴2两银子,我们目前的存银也不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若两三年后,长青读书尚可,我就是去借银钱,也要将他供下去”。

  吴刘氏深知读书花费巨大,吴小莲一个和离归家的女子,并没有什么赚银钱的门路。

  就算他们老俩口补贴一些,也是杯水车薪。

  就像吴老头所说,如果李长青只读两三年的书还好,他们还补贴的起。

  但是如果李长青长久的读下去,他们也就无能为力了。

  毕竟他们老俩口岁数也大了,更没有什么赚银钱的门路,到时候也就只有去借银钱了。

  但是他们都这个岁数了,他们还能去哪里借银钱呢?又有谁能借给他们呢?

  突然,吴刘氏想到了她的二儿子吴二虎,她觉得的她的二儿子应该会帮一帮吧。

  吴老头见吴刘氏陷入了沉思,出声打断道:“老婆子,你上次给我说我们还有30两银子的存银,现在还有多少?”

  “这30两银子我一直没有动用过,现在我手里还有这么多,平时的开销都是老大媳妇支出的。

  这银子听起来虽多,每个孙子每人每年给2两银子补助,这一年就是6两银子,这也给不了几年。

  我们也最多坚持给5年,而且这5年期间,我们还不能有任何的开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