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鱼米之乡(第3页)

  吴晴晴见自己将黄有德的想法扭转不过来,也不再纠结了。

  因为,在她看来只要不说这水车是她发明的,她就不怕。

  紧接着,吴晴晴便积极的给黄有德介绍起了水车。

  吴晴晴和黄有德的这次谈话可以用相谈甚欢来形容。

  虽然吴晴晴不要奖励,但是黄有德还是要坚持给她申报。

  吴三虎在这次水车制作中也功不可没,也被黄有德说要给予重赏。

  至于吴晴晴口中的那本杂记,黄有德还是上了心,他打算回莒南县后,就会派人去找一找。

  他是一个奖罚分明的人,对真正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不吝啬给予奖励。

  黄有德是一个行动迅速的人,他在向朝廷上报水车的同时,也在莒南县范围内大面积的推广水车。

  由于,他推广及时,莒南县境内的许多水田得到了及时的灌溉,挽救了一大批稻谷。

  可以想象,今年莒南县一定能够得到稻谷的大丰收。

  黄有德推广水车的行为,让原本因为稻田养鱼和栽种红薯对他不满的村子、村人,在看到水车后,心中的不满熄灭了三分。

  待收获的季节,红薯成熟了,稻谷成熟了,鱼儿长大了。

  积极种植的红薯和稻田养鱼的村子都得到大丰收时,这些村子和村人不再拥有不满。

  他们拥有的只有后悔和自责,后悔和自责没有好好的听黄有德的话,没有好好的管理红薯,没有推进稻田养鱼。

  至此,黄有德在整个莒南县的民心更加的稳固。

  来年根本就不用他推广红薯种植和稻田养鱼,每个村便自行安排,在合适的田地上种红薯,稻田养鱼。

  由于水车的使用,还让一些原本就经常干旱的水田,能够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的田地空前上涨,至此,莒南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