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888678 作品

第371章 都送去下乡了(第2页)

 张帆想着,刘海忠这个人也是奇怪,家里明明三个儿子,这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可都是壮劳力,谁家里要是又这么多大小伙子,说话腰杆都是硬的。

 可是这个老东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三个儿子,就只心疼老大,什么好的都紧着老大,而对老二和老三,就好像不是他亲生的一样,除了打就是骂。

 现在老二下乡去了,老三的日子更加难过,才不到十岁的孩子,被刘海忠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那孩子看着都比同龄的孩子小一些。

 邻居们看到都心疼。

 也有好心的邻居,也会跟刘海忠说说,可是他根本不在乎,还跟别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每天跟别人都是吹嘘自己家里的老大有多厉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可是这么偏心的老子,也真的难找。

 听别人 ,当年他家老大找工作的时候,刘海忠可是足足掏了快三百块,才把人安排进轧钢厂。

 而到了老二的时候,这老家伙,居然一分钱不出,直接就给他报名了上山下乡。

 听许大茂说,那孩子哭了一宿。

 最后更为过分的是,那孩子下乡之前,家里居然就让他把自己的被子带走了,其他的,家里什么都没有给准备。

 就给了50块钱和一点全国粮票,还跟孩子说,这下乡也就是工作了,以后不要再跟家里要钱了。

 这要不是院子里的人都知根知底,张帆肯定怀疑他家的老二和老三不是他亲生的,没准是领养的。

 张帆想想,那孩子好像从下乡之后,刘家就好像没有了这个孩子一样,从来都不提。

 刘海忠媳妇,二大妈,也是个不长心的,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一点都不心疼。

 总之,在他们家,刘海忠说啥就是啥。

 张帆越想越摇头,等着吧,总会有报应他刘海忠的时候,就这样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对他们有感情,能不能出孝子不知道,不过笑话是肯定有。

 听许大茂说,刘家老二自从下乡之后,也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

 这方面,许大茂了解的比较多,这一方面是,两家就是后院的隔壁邻居,每天隔壁打孩子的声音,许大茂家听的是一清二楚;这另外一方面,就是许大茂跟刘家老二的关系还不错。

 有时候,老二老三被打了,被罚不准吃饭的时候,许大茂都会接济一下。

 也是因为这个,刘家老二,当年在四合院的时候,基本就是许大茂的狗腿子,小跟班。

 许大茂家里就一个孩子,许父许母都有工作,这吃穿用度上自然比别人家都要好上很多。

 再加上这个人,除了嘴巴毒了一点,为人还是挺仗义的。

 当年柱子跟雨水相依为命的时候,大茂也是伸过援手的。

 就在刘家老二下乡的前一天晚上,许大茂还偷偷给那孩子塞了十块钱。所以,这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老二下乡这一年多,没给家里写过一个字,倒是给许大茂邮寄了一些村里采摘的特产,大茂也是给他邮寄些城里的东西。

 两人一直都有联系。

 父慈子孝,张帆想到这个问题,就感觉对儿子的教育更要重视起来。可是,忽然想到,自己家孩子还是个奶娃娃呢,不由得都有些笑话自己了。

 这心操的有些早了。

 自从解决的了那批打架斗殴的人员之后,轧钢厂派出所的工作量明显下降了很多,这一片,基本就是三个大型工厂,人家都有自己的保卫科,居住的人员,也都是以工厂工人为主,本来就属于管理起来相对容易的地方。

 这下一大批愣头青被抓,有马上被赶到乡下,其他的那些人员,也不敢乱动,还处在观望阶段。

 整个片区的治安情况都立刻上了好几个档次。

 闲着没事,又是礼拜六,明天休息,张帆就准备摸会鱼,在来个早退,好久没去看岳父岳母了,张帆准备玩啥给你过去探望一下。

 想到就赶紧做,拿起电话,给轧钢厂档案科挂了过去。

 “媳妇,你单位今天忙么?”张帆问道。

 “我这里,你还不知道,一个月就忙那么几天。”娄晓娥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