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宴请朝鲜贡使,还用不着大明皇帝出面。

 当然了,还有原本就赖着的朝鲜贡使李在友。

 南智和李在友的区别就是李在友姓李,而现在的朝鲜,是李氏王朝。

 朝鲜和大明的交流,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融洽。

 但是让朝鲜贡使们想不到的是,明廷不只是请了他们,顺带着,连麻达二郎这个倭国臣子都请了。

 这能忍吗?当然能!

 毕竟是明廷设宴,而且,现在的李氏王朝,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

 一切都要从对马岛说起。

 这对马岛的统治者,日本大名宗贞盛,对朝鲜李氏王朝俯首称臣。

 而为何如此?

 因为永乐十七年,李氏王朝向明廷通报倭寇将会侵犯,所以朱棣命辽东总兵官刘江加强防范。

 防范加强了,那倭寇就有来无回了。

 望海埚之战,斩倭寇七百四十余,生擒八百五十余,而李氏王朝趁机出兵对马岛,将宗贞盛逼的称臣纳贡。

 而对马岛由是在海峡中心,来自日本的铜、锡、硫磺和草药等物质要流入中原,都要经过对马岛,可是明廷对海外并不是很感兴趣。

 陈循也不知道,为什么圣人请客朝鲜贡使,还要让日本贡使参加。

 不过,这都是小事,附属小国尔。

 而对于朝鲜李在友而言,南智的到来,意味着朝鲜国王李裪时日无多了,所以才急于遣使入大明,好让王位能平安过渡。

 李裪在朝鲜声望很高,被称为开创太平盛世的圣君“海东尧舜”,后世称其世宗大王。

 但是,就算在此时大明的眼里,李裪也不过是一个小王而已。

 朱祁钰当然知道这些,毕竟兴安会把资料拿给圣人御览。

 “那么厉害,怎么不去打倭国本岛?”

 这是朱祁钰看完资料后说的话。

 所以,麻达二郎就出现在宴席之上了。

 李在友轻蔑看了一眼麻达二郎,举杯敬陈循,道:“外臣深感皇恩浩荡,此酒敬至尊陛下。”

 陈循其实并不想来陪席的,但是圣人觉得应该赞赏朝鲜,不能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所以让陈循亲自来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