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务实的信仰(第2页)

 恩情若是人,那是要还的,可若不是人,那就不用还了。

 也正是这样,他们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挥刀向恩人。

 但是,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有地域性质的。

 华夏讲究知恩图报的德之本位。

 道德观念极高的当下,别管你信什么人,不知恩图报,那就是背信弃义,与大势相背离。

 但是,大众是大众,而官员则是少数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群。

 一神教就很喜欢这类人。

 “石亨还没到兖州府吗?”

 朱祁钰随口问道。

 闻言,兴安道:“按时间算,应当快靠岸了。”

 “让缉事厂调查时不要扩大化,通知王直、于谦,清查京中一应官员,京营将领士兵,凡与该结社相关,一律清退。”

 朱祁钰点着桌面,大明有专业的宗教管理机构,僧录司和道录司,对于其他宗教,则是直接划归结社。

 百姓的信仰,朱祁钰并不想干涉,儒释道对于神权,无论是哪一个,都带有保家卫国、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不是为了维护那虚无缥缈的神权,所以才被皇帝允许存在。

 “是,陛下。”

 兴安垂首,他知道,圣人虽然只清查京城,但其影响很快会扩大到民间。

 信个教就不能当官?

 那不信不就得了。

 华夏本质对神的信仰就很务实,哪个神灵验,那就拜哪一个,哪有光自己付出,你堂堂一个神什么用都没有的道理。

 而对于大明的主要信仰,都是朝廷管理并且扶持,信仰其他结社的,终究是少数。

 “石亨还没到兖州府的话,那领军之人,应该是吴瑾吧?”

 朱祁钰摸着下巴,道:“让他们也注意一下,并且时刻保持战备,传令徐州各卫,务必配合调查组行动。”

 一道道命令从朱祁钰的口中说出来,而兴安在一旁不断提笔记起来。

 命令文书可不需要朱祁钰执笔,多是兴安兼职秉笔太监。

 将苗头直接按死,朱祁钰才对兴安说道:“除了南直隶,让缉事厂暗中调查这,嗯,一赐乐业教,不要打草惊蛇,查到什么,直接向朕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