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圣人小课堂(第2页)

 制定这项政策的人,想法其实很简单,朝廷用一石米去买下灶户的四百斤盐,然后两石米卖给商贾。

 怎么看,都是朝廷赚了。

 这是在洪武时期给予灶户的价格,可偏偏,朱元璋搞出了宝钞。

 兼支钱钞,以米价为准。

 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是耐不住人家宝钞随便印。

 随着宝钞的贬值,灶户的收入开始缩水,同时,私盐也渐渐兴起。

 到了朱祁镇,其实已经积重难返了。

 此时的灶户,还能挣扎,但是正统初年的内阁,也就是三杨,为了解决这事,便下放规定。

 两浙两淮贫难灶丁除原额盐课照旧收纳,其有余盐者不许私卖,俱收贮本场,运司造册,发附近州县,每一小引官给米麦二斗。

 给贫难灶丁两斗米,那是老爷心善。

 但是,盐政崩溃可不是区区二斗米就可以救回来的。

 正统十三年,两淮巡盐御史蒋诚奏请,余盐的官收价格恢复到洪武时的每引米一石。

 可这时的朝廷乃至整个官场,早就乌烟瘴气,一纸空话,盐官选择性执法,强令征收灶丁余盐,连米麦都不给灶丁了。

 至此,盐政完全崩坏。

 正是因为如此,朱祁钰必须要拥有一种货币,而银币的出现,直接给了渤海沿海的灶丁们活下去的希望。

 甚至都不需要他再去提高福利。

 想清楚这些,陈循也豁然开朗了。

 “原来如此!”

 他以拳击掌,大喊一声,吓得王直一个激灵。

 “治大国如烹小鲜,当初臣还有些不明,如今,倒是清晰明了了。”

 于谦对着朱祁钰弯腰九十度作揖,这是执了学生礼。

 很快,其他人也对着圣人行礼,达者为师,不在年龄。

 挠了挠头,朱祁钰受礼,躲也躲不掉,道:“这还只是开始而已,诸卿所呈,官营也好,私营也罢,都没考虑到盐本身价格。”

 闻言,众人连忙起身,圣人小课堂再次开课,得认真听讲。

 “去岁盐课三百一十一万六千四百五十一引,折色钞,一千一百四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五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