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翻天覆地的天津(第3页)

 范广是要前往知府衙门,但不远的距离,也因为热情的居民而行动缓慢。

 若是放在以前,百姓可不敢如此,武将也是官,或者说,比起文官,武将在百姓的心中形象更不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

 所以,范广并没有驱散人群,反而会选择回答一些人的问题。

 这不仅是要改善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有为了发放抚恤金打基础。

 出征难免有牺牲,提高军队的荣誉,给予牺牲战士荣耀,都是必要的过程。

 好不容易来到知府衙门前,百姓们才自觉散开。

 李贤笑盈盈看着范广,上前拱手,道:“范将军舟车劳顿,还要体恤百姓,国将如此,大明之幸。”

 “过誉了,过誉了,都是老师教得好。”

 范广同样拱手回应,可一开口,就让李贤不知道怎么回答。

 要说恭维,范广的老师是谁?

 当即至尊圣人!

 所以范广说的是事实,可不是什么恭维的话。

 “陛下英明神武,你我生逢明主,何其幸甚。”

 李贤朝着北方作了一揖,才开口对范广说道。

 “这一路,某看了,李知府所治,天津繁荣昌盛,可谓治世能臣。”

 范广同样报以微笑,可李贤连忙摆手,道:“某不过是得朝廷助力,若无圣上与朝廷支持,也没有现在的天津。”

 简单的对话,其中便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

 将荣耀归还给朝廷,给圣人,给大明,而不是加到自己身上,天天想着摘桃子,沉迷在自己所谓政绩之中,保持清醒,是身为京官的必要素质。

 在这样的官吏影响之下,天津百姓才能对朝廷形成向心力,而不是期盼着什么青天大老爷。

 “好了,好了,是李某错了。”

 李贤对着范广笑道,随后侧身让出位置,道:“范将军,请。”

 天津不是那种厌军的城市,而范广回来,自然要见见知府,保持军民之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