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匈奴南下趁火打劫(第2页)
同时,他们望向汉景帝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畏之情。
有了万朝联军的支持,汉景帝的皇位无疑得到了稳固,谁也无法动摇。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削藩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不配合,下一次说不定就会轮到他们的藩国遭受攻击。
想到这里,这些藩王们不禁打了个寒颤,意识到自己已别无选择。
.......
其他三个城门上的守兵仍然手持冷兵器,面对已经配备了山寨汉阳造的联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联军还未靠近,守城士兵就纷纷倒地。
再加上时不时投掷而来的手榴弹,血肉横飞,带走一条条生命,更是让其他三个方向的守军心生恐惧,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许多士兵扔掉手中的武器,蹲下身子双手抱头,等待着被俘。
还有一些士兵则选择逃跑,以求生路。
明军突破了防线后,迅速掌控了整个城墙,并打开了城门。
其他三个方向的明军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在城外包围外,其余的军队都涌入了城中。
与其他藩王不同,吴王刘濞接着铸币权和铜矿,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百姓生活也不错。
大军入城,能够感受到不少百姓带着敌意。
不过,万朝联军除却平日训练,对于思想教育也非常的重视。
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
如此一来,没有激化引发冲突。
坐在吴王府。
汉景帝有些感慨。
不久之前,让自己头疼恼火的七王之乱,甚至想要杀了晁错让其退兵,想不到这么轻易的被平定。
见识过朱棣指挥大明军团,轻易击溃吴王刘濞,对于朱明之前所说的,其他几王差不多被平定的事情,再也没有怀疑。
都是万朝联军,其他军团就算是弱一些,也绝对不会弱到哪里去。
......
皇宫中,汉景帝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以庆祝七王之乱的平定。
当满朝大臣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们感到十分震惊。
因为前期准备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但仅仅两三天的时间,七王就被消灭了,这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如果不是朱明带领大家亲自去走了一圈,恐怕一时半会儿都难以置信。
在七王之地巡游一番后,那些原本对朱明和朱棣持怀疑态度的大臣们,内心已经相信了大半。
毕竟,短短半天的时间里,朱明能够带着众人游历完七王之地,每一次都是毫不讲理,从一个地方直接凭空出现在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要说没有特殊能力,怎么可能做到呢?
那么之前所说的能够穿越时空的之事并非虚言。
回想起之前的怀疑,在场的大臣们纷纷向朱明和朱棣敬酒,表示敬意和歉意。
就连那几位医术高明的御医,也悄悄地扔掉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药方。
他们马上判断出,皇帝并没有得失心疯,明明是有眼光,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
自古以来,北方匈奴与大汉之间就存在着深深的仇恨和敌意。
双方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以获取对方的情报。
如今,大汉王朝发生了七王之乱这样严重的内乱,这一消息自然逃不过匈奴人的耳目。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大汉内部必然会爆发一场激烈的战斗。
如果不趁此机会南下劫掠一番,实在是辜负了双方的敌对关系。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匈奴军臣单于立刻召集了他的军队,并准备在大汉内乱时狠狠地咬下一块肥肉。
大汉皇宫内正举行着盛大的宴会,宫女们翩翩起舞,气氛热烈。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惊慌失措的
士兵突然闯入宴会厅,口中高喊:“陛下,烽烟起,边关告急!”
汉景帝听到这句话,脸色大变,震惊地喊道:“边关告急!”
晁错则皱起眉头,沉声道:“这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大汉陷入内战,匈奴人绝不会错过这个绝佳时机,定会趁机南下抢掠。”
一时之间,大汉满朝文武面带愁容。
刚刚才经历七王之乱,现在匈奴南下侵犯,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