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一只猪 作品

第309章 各地藩王起义,太祖太宗来了也得打(第2页)

 然而,狡猾多端且深谙权谋之术的刘瑾怎会轻易就范?

 刘瑾抓住机会,在朱厚照跟前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自己的冤屈和忠心耿耿。

 朱厚照本就心软,经此一番哭诉后更是犹豫不决起来。

 次日朝堂之上,朱厚照竟出人意料地下旨惩治了率先发起进谏的那位大

臣。

 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内阁成员谢迁和刘健的强烈不满。

 二人以辞官归隐相要挟,但朱厚照却毫不犹豫地应允了他们的请求。

 随着两位核心人物的离去,原本众志成城的群臣瞬间如同一盘散沙般失去了主心骨,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八虎”运动也只能无奈地偃旗息鼓。

 最终,“八虎”成功笑到了最后,取得了这场权力斗争的胜利。

 朱棡自从知道自己要去正德大明当皇帝,对朱明拿来的资料视若珍宝。

 看到有关这段历史的详细资料,越看越是怒不可遏,气得牙齿都隐隐作痛。

 当时就下定决心,待自己日后登上大统之时,定要首先向这“八虎”开刀问斩。

 如此一来,既能肃清朝中风气,使之恢复清明,又可赢得众大臣们的衷心拥护。

 此时此刻,曾经威风凛凛的“八虎”之首刘瑾,早已在洪武大明时期被明太祖朱元璋果断地处决掉了。

 朱棡微微皱起眉头,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抬起手来,优雅地清了清自己那略显干涩的嗓子,紧接着,他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力气,放开喉咙高声大喊道:“来人!把人带上殿来!”

 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整个朝堂之上回荡不息,余音袅袅。

 一队威风凛凛、全副武装的护卫们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般涌进了朝廷大殿之中。

 这些护卫个个身材魁梧,身披重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器,看上去令人心生敬畏。

 在这队护卫的严密押解之下,“八虎”中的其余人亦步亦趋,缓缓地步入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内。

 他们低垂着头,神色惶恐不安,已经预感到了即将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悲惨命运。

 此时,一名面容冷峻的内卫稳步走到殿前,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用一种冰冷而又威严的语气开始宣读这七人的种种罪过。

 随着内卫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众大臣们全都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着这份罪状,脸上露出或愤怒、或欣慰的表情。

 终于,在内卫宣读完最后一条罪状之后,他猛地一挥手,大声喝道:“行刑!”

 刹那间,板子落在几人身上。

 看到这一幕,不少大臣纷纷拍手称快,叫好之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要知道,自从朱厚照登基以来,这“八虎”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幸,可谓是日益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他们不仅在宫中横行霸道,欺凌弱小,而且还时常干预朝政,丝毫不把朝中的诸位大臣放在眼里。

 如今,朱棡能够挺身而出,将这几个嚣张至极的家伙一举铲除,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举。

 “八虎”中的这七人被当朝杖毙,曾经凶名赫赫的八虎一个不剩。

 原本弥漫在朝堂之上的紧张氛围顿时烟消云散。大臣们那颗悬着的心也总算落回了肚子里,对于朱棡的果敢和决断,他们暗自钦佩不已。

 待到散朝之后,朱棡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朝着御书房走去。

 此刻,老朱早已在书房内等候多时了。当他看到朱棡推门而入时,手中正握着一只破旧不堪的鞋子,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问道:“老三啊,你说说看,咱究竟啥时候才能动手去收拾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呢?咱可是有些等不及了!”

 朱棡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轻声说道:“父皇,您也知道,孩儿刚接手这里。这里的状况跟洪武大明不同,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贪污的行为。如果按照咱们洪武年间大明定下的六十两银子的贪污标准来衡量的话,那恐怕到了明天早朝之时,朝堂之上将会空无一人喽!这样一来,孩儿又该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