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吥发威 作品

第117章 老仿老古钱币(第3页)

 第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酷爱收藏王羲之的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当年,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还用上了“行骗”的手段。(具体的行骗手段,大家可以查看一些网上的信息,有叙说。) 

 在临死前,李世民还不忘叮嘱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要将《兰亭集序》随葬昭陵,直接应了那句歌词“死了都要爱”。 

 也有传言说,他的儿子唐高宗也喜欢《兰亭集序》,后来使用了调包计,将真迹与他自己一同埋入了唐乾陵。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真正的《兰亭集序》已经看不到了。 

 第二个是周世宗柴荣,他因喜欢瓷器,自创柴窑。 

 不过因为只烧制皇帝柴荣自用,估计数量极为稀少,所以至今都未发现确切的柴窑瓷器实物及其窑址,其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第三个是宋徽宗,他不仅书画双绝,而且还特别喜欢收藏。 

 宋徽宗在位期间,广收历代的书画、青铜器和瓷器等藏品,还根据他收藏的那些藏品编写成了《宣和书谱》、《宣和书画》和《宣和博古图》三本书。 

 在书画当中,宋徽宗特别喜欢花鸟画,仅仅一本《宣和画谱》,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00多幅,可见他收藏之多! 

 第四个是乾隆皇帝。 

 乾隆在位60年时间,收藏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我们今天去京城或者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面展示的大大小小的传世珍品,很多都是他曾经收藏的。 

 乾隆皇帝不仅重视收藏,还对宫中的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为后世的收藏,文物保管做出了贡献。 

 除了这四位皇帝,还有南唐后主李煜,金章宗完颜璟等。 

 其中金章宗还是位造假能手,他善于模仿,他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除了这些皇帝喜欢收藏,民间喜欢收藏的官员,富商,以及一些民众的数量更多。 

 就拿近一点的来说,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曾捐出很多价值极大的藏品,一生酷爱收藏。 

 启功更是称张伯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又清理了一些黏土里面的钱币后,黄蓄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九点五十了。 

 他就把这些整理出来的钱币放在了睡觉的床下面,把那些袋子里面没有清理完的又重新放在了房间的墙边上。 

 然后洗了个手,黄蓄就出门锁好房门,骑上偏三轮去黄宇那边了。 

 “哥!你过来了!”黄蓄到的时候,黄宇放下手里看的科目一书对黄蓄说道。 

 “嗯!很晚了,早点休息,书明天再看!”黄蓄说道。 

 接着他们都去洗漱了一下,就躺下睡觉了。 

 【新书月票榜持续冲榜中!大家有票的可以支持一下,月票,推荐票都行,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