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传统手工推磨做豆腐
“黄蓄,下午我泡了一些黄豆,明天上午你去村子里面的刘大爷家打点豆腐。”
吃过晚饭,母亲对他说道。
在他的记忆中,他家一般都是过了小年,二十五或者二十六的去打豆腐的!
所谓“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夜久!”
说的就是小年之后要办年货,为过大年做准备。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提前都把年货备了。
旧社会的“二十六,去买肉”,如今变成了“二十六,炖大肉。”
不过趁着年前最后这几天上街买衣服,买对联,看热闹,为过年做最后准备的人肯定不少。
他知道,往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年味儿却变得越来越淡。
“嗯!我明天去!”
又聊了一会儿天,到九点多的时候,大家都洗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父亲跟黄宇还是出去售卖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去了。
黄蓄带上母亲泡好的黄豆,去了村后的刘大爷家。
他到的时候,村子里面已经有几家人在前面磨豆腐,熬豆浆了。
刘大爷家制作豆腐,还是用的传统方法,就是那种用人工推磨盘,把黄豆放在磨盘中间的孔洞内推着磨盘碾碎,然后倒在粗布里面过滤的方法。
他重生之前,刘大爷也是过世了的,现在再次看见,依然感慨颇深。
二十年,太多的物是人非。
在豆腐坊帮忙的是刘大爷的小儿子,刘庆夏,一个夏天专门制作冰棍雪糕出售的人。
他的名字叫庆夏,真的是夏天能给他带来喜庆。
附近村子很多人到了夏天,都会到他家买雪糕,冰棍吃,也有很多小商店过来进货批发出售。
他就是希望夏天天气热,越热,他家的生意越好。
类似卖棺木的,就是希望死人,死的越多,他们的棺木越好出售。
这个说的有点远了,不过话糙理不糙。
刘庆夏只做一个夏天左右的生意,就能赚到别人一年赚的钱。
当然,他肯定不会只做夏天的生意,春秋冬天气凉快的时候,去镇上做各种包子,馒头卖。
他跟他老婆一人推着一个三轮车,分别到厂区或者菜场门口出售,五角钱一大个,供不应求。
刘庆夏家的生活条件,在未来算是村子里面条件靠前的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