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不收礼 作品

第511章 黄金劫案(二)(第2页)

他揉了揉眼睛,确认是张国震安排报信的人后兴奋的拍了一下张国震的胳膊:

“阿哥,阿哥,覅困了,来了,来了。”

(别睡了)

张国震睡眼惺忪嘟囔道:

“啥来了?”

此时自行车已经接近四川路口,张国震看清后顿时清醒不少。

自行车在距离四川路口还剩五米的位置停下,车上穿长衫的男人用手势通知张国震来的是一辆黑色中型厢式货车。

张国震转身朝后座两个仍在大睡中的手下的大腿各拍一下:

“起来起来,做生活了!”完和司机抽出黑布将脸蒙上。

对面穿长衫的男人缓缓走出路口微微将头转向右侧,眼角的余光发现囚车距离仁记路口还有五十米。

男人偷偷用手势通知张国震囚车位置,随后装作很冷的样子搓了搓手。

囚车因为做了改装又拉了近1.5吨黄金开的很慢。

男人转身背对囚车向四川路北侧走去,在即将消失在司机视线前用手势通知对方还有四十米。

司机根据两次的时间差估算了囚车的速度,在囚车距离仁记路口还有10米左右时将车开出路口朝向囚车方向转了过去。


题外话:

汽车后视镜最早是1911年由美国赛车手雷·哈伦改装而成,目的是取代坐在副驾驶的机械师由司机自己观察后车位置。

1914年美国颁发邻一份汽车后视镜专利。

第一款正式批量装载在车上的后视镜于1920年后诞生。

不过由于当时汽车保有量不大,后视镜并未普及,多数汽车出厂时只安装车内那块平面后视镜,车两侧的凸面后视镜出于成本考虑极少安装。

直到1960年因为安全原因车两侧的后视镜才被要求强制安装,不过出厂时仍不属于标配,需要消费者另外出钱购买。

所以当时中国国内的汽车基本没有车身两侧的后视镜。


由于囚车车体做了改装,车厢后侧为全封闭,囚车司机一路上没有发现跟在后面的两辆轿车。

早上马路很空,一路过来一辆车也没碰见,囚车司机情不自禁用口哨吹起了日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