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平山大器(5章合1)(第2页)
“老吴你怎么?”
“有点急事,等不到东家你回锦城了。”
“出什么事了?”
“还是到粮行再说吧……”
吴万钧表现得很着急,弄得杨锋都跟着紧张起来了。
可是等到他们转移到新村的粮行总部,吴万钧把事情一说,杨锋才松了一口气。
“不就是金圆券的事嘛?老吴你弄得这个紧张。”
“东家,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我明白,是不是让你用粮票收拢法币,你感觉是笔赔本买卖?但这也是权宜之计,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杨锋还想着安抚安抚吴万钧,谁知道吴万钧回手就拿出了一本账册,恭恭敬敬的放到了杨锋面前。
“东家,你知道上个月截止,粮行已经放出去多少粮票了吗?”
“怕不得有几十亿斤了?”
“是整整374亿斤,其中借贷80亿斤、存款票据150亿斤,其余的全部都是在市场上流通,粮票早已经变成川地、小半个滇地、一部分西康的默认货币了。”
“那老吴你是担心盘子太大,引来山城国府的觊觎?”
“他们早就觊觎了,只是碍于东家你的铁背旅和保安团,无法强抢罢了。”
“那你……”
“我是担心用粮票收拢法币会导致贬值和挤兑,这150亿斤粮食,咱们可无论如何都兑付不出来了……”
这一刻,吴万钧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杨锋也是瞬间就蔫了下来。
川地缺粮食吗?
当然不缺。
因为疯狂的垦荒,留民扩耕,兴修水利、使用新种,整个川地迎来了大丰收,产出的粮食全川吃上三年都带拐弯的。
为什么三王山的猪场、蛋禽场可以逐渐扩大,为什么午餐肉可以行销全国,根本原因就是粮食的富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话又说回来,川地缺粮食吗?
缺,很缺很缺。
因为除了川地民众自己消耗,这边的粮食还要不停的外运。
铁背旅吃的是川地的粮食,赛锋城吃的是川地的粮食、玉带城吃的也是川地的粮食,除此之外还要交付给山城国府,还要应付川渝铁路、水利工程、安置流民等等的大笔支出。
所以吴万钧绝不是危言耸听,150亿斤粮票,这就是顶在杨锋头上最大的雷。
一旦山城那边做点手脚,让粮票开始挤兑,那粮行一旦兑付不出来,杨锋奋斗至今的一切就全完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吴万钧才会如此反对背上法币和金圆券这个大包袱。
沉默
还是沉默
过了大概2-3分钟,杨锋嘴角一翘,忽然就露出了一个笑容。
“我仔细想了一遍,还是决定不改了,我相信粮行的实力。”
“东家……”
“不过作为保险手段,我再给你追加一批黄金当做压舱石,防止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
“好了好了,只要川地的经济继续增长,到明年咱们的口袋就会有更多的结余。”
“东家,川地的经济我不担心,可是咱们创造的财富,山城巧立名目就拿走了,这未免太不公平了。”
“……”
“一个农户,辛辛苦苦一年,大概能攒下3000粮票,可是这3000粮票换成法币再换成金圆券,那就连一个馒头都买不来了,这不明显把民众当傻子耍吗?况且金圆券也会贬值,早晚走上法币一样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