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汉月 作品

第1496章 希望城一揽子计划(一)(第3页)

 

万分头痛的杨锋收起大功率电台,跟着就进去了系统空间,直到他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才一边直奔小松山,一边把万岛的主要骨干全部召集到了频道中,划时代的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议。

 

“突发事件,我就直说了,我必须马上回国,隆城这边的战斗、收复整个哇岛的战斗,你们谁可以牵头、胜任?当然了,我也会尽量的支持他。”

 

“……”

 

静!

 

这一刻可不是通讯故障,而是频道中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要说军事素养,董天成指挥游击队多年,樊华跟在杨锋身边最久,老和尚多智近乎妖,可是真叫他们担起大任,率领数万大军攻城略地、跟日军伪军较量,一个个的却又全部信心不足了。

 

过了几秒钟,艰难又难堪的几秒钟之后,董天成才回应了一句。

 

“三号,这里除了你,恐怕谁都不行。”

 

“如果没人主动请缨,那我就只能被迫改变计划了。”

 

“怎么改?”

 

“二号你来,带着唐大唐二围困隆城,直到里面的敌人投降,接着防卫军就以隆城为线,控制西北地区,放弃东南地区。”

 

“什么?放弃?”

 

“准确的说也不算是放弃,而是鼓励本地武装来控制这些地区,让他们去跟日本人斗争,减少咱们的消耗和牺牲,用空间换取时间。”

 

“可他们不可能斗得过日本人的。”

 

“我知道,但是美国人会帮他们,荷兰人也会出手,搞不好英国人也会插上一脚,况且日军在东南亚全面败退,又怎么可能在这里稳住战线。”

 

“但是这么一来,情况不就复杂了吗?”

 

“没办法,这个世界不可能以咱们的意识为中心来运行,有些事咱们不情愿也得接受。”

 

“……”

 

“大家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想一想,等到本土所有敌对势力都聚集到一块,也算是方便咱们一举扫平了。”

 

“啊?”

 

频道中的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发出了惊呼声,就只有老和尚还保持着冷静与沉默。

 

目前三王山过来的第一批、第二批人员已经开始投入工作了,算上刚刚解放的地区,华人华裔才艰难的突破了300万大关,可本地人却足有5-600万之多,这还没有算上其他岛屿。

 

哇岛平原不仅仅是日本人统治的中心,更是因为耕地而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如果说这次万岛实现了统一,想要控制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杨锋直接让出半个哇岛,也勉强算是另辟蹊径了。

 

不过说归说,问题是一定会出现的。

 

到那时相信杨锋肯定有时间,防卫军也恢复了元气,绝对可以慢慢的解决掉。

 

就这样把最关键的部分交代给大家,特别是得到众人的默许之后,杨锋就开始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

 

军事上如何稳定地盘。

 

经济上如何发展壮大。

 

外交上如何靠拢同盟国……

 

表面上杨锋没花什么时间,所有事情都是成竹在胸、张口就来,可实际上杨锋足足在图书馆里面带了上千个小时,并且还频繁使用香肉的分析和计算,终于才拿出这个一揽子计划。

 

而且经过这次突然袭击,也坚定了杨锋要尽快建立起万岛超级计算机中心的打算。

 

一转眼,杨锋把香肉格子内的物资放下后,人已经登上了极速机,开始往回赶了,不过在飞行的途中他还是一面忍受惊人的加速度折磨,一面详细安排万岛那边的工作。

 

棉兰这座城市,必须要换个名字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斩断它的过去,于是杨锋就给它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希望城,接下来万岛国府对外的一切联络,都要使用希望城这个名字。

 

另外杨锋还要给希望城赋予一个新的身份……万岛国府的临时首都。

 

苏岛这块土地,天然有它的缺陷,那就是火山太多、平原太少、可以容纳的居民非常的有限,未来也就5-6000万左右。

 

所以万岛的首都不能放在这里,偏偏椰城才收复不久,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没有捋顺,那么就不能给它冠上首都的名号。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防卫军最主要的战斗就是围困隆城,一旦城内的敌人投降、被消灭,那么防卫军的任务就要迅速转为巩固地盘、建立防线。

 

相信有杨锋留下的直升机大队、有坦克和背刺,再加上海军的协助,守住现有的地盘没什么问题,至于其他地方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敌视防卫军的,可以先警惕起来、监视起来。

 

拥护防卫军的,可以给点武器装备、给点训练情报之类的支持。

 

不过在另一方面,万岛的注意力也要迅速转移到发展建设上面来。

 

看了看渔府提供的资料,这时杨锋才知道,自己要求建立的200家核心工厂,实际上已经有130多家投产了,其余的也基本上在进行收尾的工作。

 

但千万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投产虽说是投产了,不过各方面的问题,能想象的跟压根无法想象的却是频发不绝。

 

首先就是这些工厂的底子非常差,经过了日本人的剥削和破坏,导致能源、原料和工人都严重不足,每天的生产都是断断续续的,一个月顶多开工半个月,生产的东西也惨不忍睹。

 

从三王山过来的技术人员。

 

杨锋提供的各种设备。

 

万岛国府的大力支持。

 

尽管说有这些便利条件,可希望城的工业发展还是非常的缓慢,现在可以提供的各种工业品甭说满足300万民众的需求了,也就勉强让城市内的5-60万人度日。

 

说个最最简单的,明明拥有杨锋冒险弄来的设备,可希望城却连一个灯泡、一辆自行车都制造不了。

 

一口气看到这里,杨锋是满腔的愤怒,他还以为是奈。

 

希望城的电厂重新发电了,配电厂也完成了重建,可惜发出的电只够每个城市使用六个小时的,晚上多数局面还的点蜡烛、使用油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