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闲观山人 作品

第322章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坐落于中原腹地,位于今河南开封的祥安,乃是大明朝如今的后宫之主张皇后的故里。也承蒙张皇后的恩典,这祥安城的百姓在张皇后被册立为后之后获得了三年的免税。

 一时间这座中原古城的居民们一度曾经放弃了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想在自己家里培养出一只这样的金凤凰。自己也好跟那破落秀才张国纪一样,去京城里面当上国丈爷,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可好景不长,虽然祥安的免税还在执行着。可国丈爷张国纪却从人人所羡慕的典范,一下子跌落神龛。整个祥安城无数百姓都在谣传,说张国纪在京中犯事被赶了回来,幽禁在家。

 张国纪也是一个倔人,虽然读书没读的太明白,也读出什么大成就。可这大明朝那些个士大夫的习惯他可是一点没少学。曾经家里贫穷之时,他就喜欢讲究排场,如今这富贵了更是难免。得知乡亲们对自己的评价之后,更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天寻死觅活的,在心中对自己这个贵为皇帝的姑爷也是更多了几分怨恨。

 如今刘鸿训的宣传部已经把大明日报的版图开到了全国各地,这一月一刊的报纸送到张国纪这间奢华是书房中后,每每能够听到张国纪那不断的批判之声。

 张国纪也有大梦想!在他心里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皇帝的老丈人,大明朝的国丈爷。故而对自己这位年轻的姑爷他总是嗤之以鼻。对那些惨死的东林士子们他这是更多了一些同情和怜悯。

 这个破落的秀才,靠着自己女儿才成功换的一片富贵的读书人。从来没有在斗争激烈的大明朝当过一官半职的他,竟然还有一套对政治的理解,对国家的理解。

 中国的文人大夫总是这样,空怀着一腔激情。总是认为仅有天上才,是人间相。可心里的满面春风,总是会和现实之间在碰撞之后形成强烈的落差感。

 张国纪也不例外,张国纪甚至于更甚。

 河南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区,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过着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在这样的小城之下生活也在不知不觉间再次恢复了平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