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利益


突如其来的插曲,让在场的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竟然有人胆敢在新皇帝明确要求,当着皇帝面杀人?皇帝那不杀陈荐的一句话此刻还回荡在众人的耳边,可现实是嚣张跋扈的赵之龙早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玉阶下只剩下陈荐那冰冷的尸体。

 赵之龙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仅是在给刚刚上任的皇帝一个下马威,更是给盘踞在南京城的文官们一个下马威。

 被踢死的陈荐可不仅仅是三朝的老臣,南京城的户部尚书,年逾八旬的老者,可是明政坛的常青树,在当今大明朝整个朝堂上,资历能与之媲美的几乎无人。就连现在如日中天,和英国公一起备受皇帝重用的王象乾,在看到地上躺着的这个老者,也只能恭恭敬敬的行礼,以示恭敬。

 文官就是文官,孔子的门生在后代替他演化出了太多太多的利益。

 自从科举兴起以后,广大家境贫寒,或者是家族能力不达的读书人,有了一条新的从政方式。相比于世家大族那固定的利益集团,在几百年的政治演化中,文官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集团。

 文官的利益集团最突出的表现是不固定,为了维持权利,或者夺取更多的权利,这种结盟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他们可以通过姻亲,通过科举,通过所谓的同学成为联系纽带,构建自己的圈子。

 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朝,吸取到前面几百年政治斗争的经验,在这一个时代文官们利益结盟更加普遍。想要一个人单枪匹马闯荡朝堂,这根本是不可能。在大明朝无论是内阁大臣,还是底层县令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政治小圈子,大家共同进步,也共同被处理掉。而大明朝所谓的“党”,实际上就是这些若干个相同区域的读书人,组织起来的利益集团。与现在意义上的“党”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