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作品

第226章琉球基地的发展(第2页)

 大家都好奇的围过来。

 李开芳作为这群人中,资历最老,年龄最大者,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

 “百姓每户都有150亩土地,除了种粮食,大多都是放养牲畜,其生活品质和满清,不可同日而语。”

 “而士兵们的家庭,因为参军,更是有参军奖励和军功奖励,土地更多,家里都耕种不过来。”

 李秀成等人,虽然已经听闻过多次,但是每次都能听的晶晶有味。

 打个比方

 若在冯瑞科前世,如果有一天,国家发布通知,美国人全死了,中国人移民过去,每户都给分一套房、一个农场。

 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

 而且是争先恐后。

 “军队的士兵或者国内的工人,工作每个月工资保底都是10枚银元!”说着,李开芳还拿出一把银币递给他们看。

 他们接过后,看着上面熟悉的文字,已经被震撼的说不出话。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同样的各种惊奇和意外,一路不断。

 ——

 数日后

 船队来到琉球港

 这里,从1854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三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中转港,更是一个商业聚集地。

 此地不远处就是传送阵太平洋侧,成为了一个交通要道。

 被派人提前通知的蔡子民到港口迎接:“殿下,欢迎再次来到琉球基地!”

 “好,辛苦了!”

 冯瑞科看着港口人影憧憧,他们衣服各式各样,有东华国的新式衣服,也有满清服饰,更有倭国人和洋人。

 蔡子民赶紧介绍道:

 “殿下,自从我们大批移民开启之后,此地成为移民中转站,各式各样的需求,将此地催生成为一个商业聚集之地。

 大量满清的商人到来,特别是江浙、福建地区,他们离此地只有一两日航程,闻风而来。”

 说着,他指了指远处的行人:“那些都是满清商人,还有那些是闻风而来的洋人和倭国人。”

 冯瑞科顺着手指看过去,看到一群留着恶心发饰和胡子的人,穿着木屐,携带倭刀,他们正带领一群穿着倭国服饰的女子,走进一个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