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鸿米note?(第2页)

 在发布一周以后,大米第一轮的售卖是有30万台的现货,这要是搁以前那可是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大米会现货发售,开什么玩笑。

 这也是雷俊完全是被闪耀2给逼急了,再不现货销售,恐怕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

 就这,大米林冰的心也是在滴血,30万台啊,卖的多亏的也多啊!

 成本价格逼近750,卖649,这一轮售卖就亏出去几千万,能不心疼吗?

 “雷总,我们要不要控制一下出货量,这种亏法,恐怕那3亿美金的融资也撑不了太久的。”

 “现在第二轮的预约人数是多少?”

 “目前是200多万,李万强准备在这个月每周开售一次,每次30万台,也就是说这一个月我们就要亏出去将近一个亿。

 我的意思是下面几次开售我们控制一下数量,比如把数量控制在每次10万台,我们继续对外说出货30万台,反正没人知道我们的后台数据,就像大米1一样。”

 雷俊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掉了林冰的提议,他定这么低的价格机已经做出了拿1到2个亿亏出去的准备,趁现在红星被膏通的事情缠住,大米肯定要抓紧时间进行出货的。

 “不行,就按李万强的方案做,我们要趁着目前的热度,尽可能的抢占用户,如果不是工厂那边跟不上,我和万强准备第一个月尽量做到200万台的。”

 林冰面色一变,雷俊从来没和他说过他要做200万的出货量的,200万台那基本上就是1.8到1.7个亿出去了。

 自己虽然是大米的总裁,但是在公司大的战略上,肯定还是雷俊这个董事长兼ceo说了算。

 “还是慢了一步,如果我们能赶在年初发布,完全就不会这么被动。”

 说起这个雷俊就一脸郁闷,大米1代大米2代都是自己先出牌,红星直接用更高的配置和低一块钱的价格来对垒,怎么到这个鸿米系列完全就反过来了?

 明明是红星先出牌,自己后出,却陷入了被动。

 这其实就是规模效应,雷俊也懂,自己的大米1发布一个月红星就直接也发布,大米的规模效应还没形成,甚至产能爬坡都还没开始,而红星却借着和供应商以及代工厂的良好合作进行快速的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