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实验三型头盔(第2页)

 除了独立设备的集成度之高外,和战机机身的联动性也更强。

 来自飞行员的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某飞行员在测试报告上面如此写道:

 “在气象条件简单的情况下,昼夜飞行没有数据阻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在依靠机舱内仪表和无线电驾驶飞机或者辅助飞行时,实验三型头盔能很及时的给出数据反馈。”

 说人话就是,无论什么条件,无论什么数据,实验三型头盔相比前两代都能做到第一时间给与呈现数据,并且能过滤掉无用的信息,能保证显示面罩的目视范围足够,不会影响飞行员的目视飞行。

 最重要的不是数据呈现,而是夜间能力,在前面两代提供给军方的头盔上面,都是只有昼间的数据呈现能力,因为白天有自然光的照射,而夜间情况下,没有光照,投影面罩也不能进行自发光。

 红星不是没有给提供过自发光面罩用于夜间作战,但飞行员反馈自发光的亮度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很难适应。

 这个实验三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代的光波导技术,让飞行员在进行夜间飞行自行依靠月亮反射光线进行判断的同时,显示面罩也能给出必要的信息。

 并且经过这么久的磨合和数据分析,实验三型的数据筛选能力也有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的机动和条件下,飞行员关注的数据也是不同的,头盔面罩上面总是能及时的呈现飞行员在当前飞行情况下最需要的信息,让机内的仪表去承载那些多余的信息。

 别看这个实验三型刚送来没多久,飞行员对其做的测试和磨合也不久,但所有飞行员对于这款头盔,无不交口称赞。

 没有新增加的功能,只是彻底解决了供氧,显示和计算的问题,算是红星第一代ar头盔的最终形态。

 就是这个采购的价格,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这是没啥办法的,红星投入资源去为军方开发,却收不到足够的订单来摊平价格,想收回成本只能提高每一个头盔的售价。

 “挣不挣钱无所谓,能够保证成本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