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想要留下
段书瑞没想到自己学习的能力有这么差,苦读了一个多月的书,前前后后也练习了十余篇文章,可居然落得个“原地倒退”的评价。自己大学时成绩还不错,为了保研更是过着“图书馆—教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保研资格。难道自己穿越到古代学习能力还退步了不成?还是说这古文学习不比往常学习,必须需要老师的教导点拨?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乾隆皇帝热爱写诗,一生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本《全唐诗》里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的诗歌,可总共才四万八千首左右。相当于乾隆一人耗尽一生写下一整本《全唐诗》。可为何没有一首他的诗留下来?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写的太差了。而究其原因,还是他缺乏诗词大家的指点,加之从元代开始诗歌逐渐走向通俗化,这才没有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乾隆终其一生都未提高自己的作诗水平,自己又凭什么敢笃定短短一个多月自学就能获得进步?
想到这里,他的双腿传来阵阵痛意,原来是腿蹲麻了。他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只知道自己的汗水从额头上,脖颈上肆意流下,浸湿了后面的领子。
“段兄,你不要这么老实啊。”崔景信偷偷移动到他身边,“你起来活动下筋骨,或是不要蹲得太标准,要不然多累啊。你放心,我是不会告诉师傅的。”
段书瑞向他勉强一笑:“放心吧段兄,我没有那么娇气。不过短短半个时辰马步,我还撑得住。”说着他闭上眼睛,不让从额头滴下的汗珠流入眼里。
崔景信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在后面坐着陪他。其实不做假也是好的,就怕师傅躲在哪个屋子里偷看呢。只是苦了他的段兄了,这么热的天气别说半个时辰,十分钟他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眼瞅着旁边桌子上放着的一柱香已经燃到头了,崔景信连忙大喊道:“哎呀,时间到了!段兄,你可以起来了!”他将板凳踢到一边,跑过去搀扶段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