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殿牌(第3页)

 难不成,大病一场让这个大儿子转了性了?

 “对了兴儿,过几天,你二弟要从府城放假回来了。

 绍康在青鹿书院,甚得先生青睐,据说今年府试还拿了极高的名次。

 未来说不定能去省城发展,你可一定要好好和他聊聊,听听他的指导。”

 严员外说道,“再怎么说,你们也是亲兄弟,不管以前闹过多少不快,但血浓于水。”

 “知道了。”严兴点了点头,没有像原身那样激动的拒绝。

 这个严绍康,从小天资聪颖,一心向学,早在两年前就考上了秀才,再过两年,参加府试,考中举人,就算是有了官身了。

 这也是严员外最期盼和重视的事情儿。

 毕竟,在大洪朝,像他这种一县之巨富,空有财富,但朝中无人当官,那简直就是士绅们眼里的肥猪。

 严家的产业,涉及甚广,几乎涵盖了青河县小半的产业,除了盐铁是朝廷专营,严员外不敢涉足外,像什么典当,银铺,酒肆等行业,严家都是行业中的前三。

 可以这样说,从外面看,严家的产业众多,日进斗金,但是实际上,这海量的财富,有起码超过一半,都得上贡给青河县的县令等朝廷内的靠山。

 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则是各种朝廷摊派的秋税,夏税,盐铁税等各种赋税,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费,比如严家开有渔档,所以得交船只的停泊费。

 严家还经营有马车行,因此每个月还得交车马费,车夫人头费,行道养护费,养马费等。

 而真正能够落到严员外手里的利润,还不到二成。

 这还是因为严员外为人处世有一套,他才能落到这么多。

 而且,能落这么多,他还得感激这些靠山。

 因为,如果没有县令等靠山的支持和庇护,严家的产业,第二天说查封就能够查封。

 只要朝廷里没有人,基本上,严员外就很没有安全感。

 所以,严员外娶了那么多房妻妾,就是为了多生孩子,希望有一个两个能够考取到官身,只有这样,他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安全感。

 不然,他就是一头任人宰割的大肥猪。

 而他最疼的是跟正妻生的大儿子严兴,但最让他自豪的,则是二儿子严绍康。

 只是,大儿子和二儿子打小关系就不怎么融洽。

 原因,当然是因为……大房正妻的死,有证据显示跟二房有关。

 这就导致大房的两个孩子,也就是严兴和其姐姐,一直与二房的孩子不怎么和睦。

 眼看着两个儿子都长大了,越发有水火不容之势,这让严员外伤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