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第2页)

 “你爹确实厉害啊!” 

 看着模拟器里朱瞻增再次震惊了老四的能力,朱棣也紧跟着在内心感慨了一句。 

 就像朱瞻增说的那样,老四犹如一个天降圣人,是带着解救万民的重任来到了人世间。 

 对方做的任何事,就算再匪夷所思,那也是为了天下,或者说是为了华夏一族。 

 不过最让他没想到的,便是朱瞻增认为刘心是个门外汉。 

 “难道他家不知道刘心在当工部尚书之前的事吗?” 

 朱棣心中无奈的摇了摇头! 

 毕竟刘心在还没进入工部时,便被老四亲认为大才! 

 而能被老四如此称赞的人,简直是屈指可数! 

 可想而知对方的能力如何了! 

 不过想到朱瞻增的年纪!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会这样。 

 朱瞻增是在永承六年才出生的,到永承十年才第一次进入了火器局。 

 而在这两个时间段,以老四对刘心的重视,对方必然已经升职。 

 外加工部的尚书宋礼年纪已大,或许早已告老还乡。 

 所以刘心自然而然的便接手了工部尚书的职位。 

 甚至说在这个时间段,刘心就已经是工部尚书了。 

 所以朱瞻增不明白刘心的能力,似乎也情有可原。 
 不过看到两人成为忘年交,他倒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毕竟才华横溢之人都是孤独的,能有一个敞开心扉的人也不容易。 

 虽说老四也可以与朱瞻增讨论格物一道。 

 但对方终究还套着个父亲的光环。 

 如此一来,自然就不可能敞开心扉了! 

 “有这两人在,大明必将迈入格物新征程!” 

 【永承第二十六年,在你与刘心商量出来的计划终于有了初稿。】 

 【你们将这个计划分为两步走。】 

 【第一是提高待遇,给天下工匠所有工匠提高待遇。】 

 【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可能人人都大公无私,只有提高了待遇,才能让民间自主的去重视格物一道。】 

 【而且也会带动天下各个作坊被动重视工匠。】 

 【因为一旦朝廷给出的待遇过高,且不限制人数,那么大多数工匠便会离开作坊,投入工部的怀抱。】 

 【这一点是你父亲曾经在修建京城时的过程,给你带来的启发。】 

 【第二步则是扬名,当财富得到满足之后,便会追求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