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7章 阴阳家邹子(第3页)

 “依照邹衍的大九州说,邹衍认为的中国其实就是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

 “并且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而中国的名称叫做赤县神州。”

 “上古时黄帝以土德王,黄帝统辖的区域叫神州,炎帝统辖的区域叫赤县。”

 “黄帝打败了炎帝以后,统一起来的土地就称作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为天下九大州之一,中国之下又分小九州,称为九州中国。”

 “九州中国也就是大禹勘定的九州,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

 “邹衍的大九州说,在战国时代的确是惊世骇俗的。”

 “邹衍也是首次提出中国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可以说邹衍是中国第一位海洋理论家,也是第一位挑战儒者中国概念的海洋学者。”

 “虽然邹衍从未走出过中国,也没有读过有关国外地理的书籍。”

 “但他的大九州说,却与如今所熟知的这个世界基本吻合。”

 “在邹衍生活的战国时期,中国仅指战国七雄及周王室分封的另外一些小诸侯国。”

 “面积大约相当于现在中国的一半,也就是480万平方公里。”

 “现在的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四分之一,而陆地又占地球表面的大约三分之一。”

 “如此推算下来,邹衍那时的中国面积差不多是地球总面积的八十一分之一。”

 “大九州说之中的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的说法,和七大洲的划分也是非常相近的。”

 “由于当时历史所限,邹衍没有努力去探索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

 “但凭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他依然无愧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这一称号。”

 徐光启:世人都说我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但其实真正的第一人是邹子。

 邹衍曾在齐国国都的稷下学宫讲学,这里学术氛围自由,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

 邹衍聪明睿智,能言善辩,特别擅长由小及大得出一些不合常理的结论,因此得了谈天衍的雅号。

 作为著名士人,邹衍不仅在齐国受到尊崇,而且周游列国得到高规格的礼遇。

 邹衍之所以获得诸侯们如此的礼遇,凭他的五德终始说与大九州说。

 这样的学说,与孔子的成仁、孟子的取义大相径庭。

 成仁取义是好,但儒家的仁政并不适合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所以儒家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虽然仍为诸侯们所认同,却难为诸侯们所实施。

 反之,邹衍的学说要么解释政治盛衰的自然奥秘,绕来绕去,令人眼花缭乱。

 要么推论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大话连篇,使人信以为真。

 这样的学说,对于统治者们当然就特别富有吸引力了。

 关于大九州说,在邹衍看来,天下是由四圈海陆构成的。

 居中的大陆是第一圈,环绕这块大陆的裨海是第二圈,裨海与大瀛海之间的八块大陆是第三圈,最外围的大瀛海是第四圈。

 按照邹衍的推法,天下、海内、中国的比例关系是。

 天下九倍于海内,海内九倍于中国,中国分为九州,即儒家的大禹九州。

 大九州说促进了古代帝王的开疆拓土与古人的交通海外,在当时虽然无法进行验证。

 但毕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激发了古人探索海外的热情与地理视野的拓展。

 自从邹衍的大九州说出现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神有不可思议的意思,而州本意为水中可居住的陆地。

 如此,神州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神奇的陆地之义。

 赤代表方位,指的是广义的南方。

 到了战国时代,邹衍把五行观念与阴阳八卦、四季五方以及颜色等连成一体,也就是阴阳五行说。

 在这种学说里,南方为火,颜色为赤。

 简而言之,赤县就是南方的县。

 其次,县又代表国土,指的是天子直辖的地方。

 因此,赤县神州的意思就是南方的国土、神奇的陆地。

 从来都自认为位居天地之中的中国,在邹衍这里就变成了南方的

国土。

 这正是邹衍大九州说的勇敢之处,是邹衍对传统说法的挑战。

 在邹衍所构筑的宏大世界里,没有儒家大禹九州的位置。

 儒家的九州中国,邹衍也不以为然,而另为中国起了一个赤县神州的名号。

 从方位上看,邹衍的赤县神州位于东南,这就打破了中国居于天地之中的传统定位。

 也就是说,邹衍把赤县神州放在了位于中间的那个大九州的东南,而不置于正中。

 赤县神州位于东南的客观定位,充分反映了邹衍博大开放的地理观。

 它与儒家狭隘封闭的内陆地理观——中国位居天地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更为难得的是,邹衍没有探索中国之外的世界,能提出大九州说属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