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36章 武圣关羽(第2页)

 “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

 “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

 “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他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

 “刘备解释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

 “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著名的赤壁之战。”

 “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

 “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



 “后人为突出关羽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

 “211年12月,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

 “荆州包括南阳等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

 “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

 “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

 “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

 “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

 “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可谓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关羽勇武无双,所向无敌,创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三国时代以后,关羽逐渐成了猛将的象征。

 到了宋朝以后,关羽更是被不断神化,成为了儒释道共同尊崇的武圣人。

 然而关羽毕竟不是真神,犯过不少错误,而这些错误都是十分致命的。

 关羽最后之所以败死,就与他所犯的致命错误有关。

 关羽一生犯有四大错,错杀一人,错放一人,骂错一人,看错一人。

 首先是错杀一人,作为万人敌,关羽可谓是杀人无数。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河北大将颜良和曹魏名将庞德。

 关羽从荆州组织北伐,与于禁率领的曹军主力相遇。

 其后,关羽利用地势,水淹七军,大败曹军,从而擒获于禁,斩杀庞德。

 原本庞德是马超手下的猛将,后随张鲁一起投降曹操,从此对他忠心不二。

 其后庞德随曹仁抵御关羽,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

 庞德被擒后,关羽敬仰他的勇猛,希望他能归降。

 然而庞德刚毅无比,反而大骂关公。

 盛怒之下,关羽将其斩杀。

 然而在他看来,关羽这样做实在是太急了。

 要知道,庞德故主是马超。

 如果关羽将其解送至成都,让马超招降他,恐怕蜀国将多出一名万夫不当的勇将。

 然而关羽却直接把他杀掉了,实在可惜。

 其次是错放一人,对于关羽来说。

 曹操无疑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知己。

 关羽曾投降曹操,曹操对他信任有加,可谓有知遇之恩。

 然而关羽最后还是挂印封金,重新归附了刘备。

 在赤壁之战中,关羽负责断绝曹操的后路。

 但是关羽念及旧恩,放了曹操一马。

 如果杀掉或活捉曹操,未来的局势恐怕会有很大不同。

 然而关羽最终还是选择将曹操放掉,导致曹操卷土重来。

 而关羽之死,正是曹操与孙权的合力。

 然后是骂错一人,关羽性格高傲,不能容人。

 其中尤其看不惯孙权,关羽甚至直呼孙权等人是江东群鼠。

 关羽所据守的荆州,地处魏、吴之间。

 关羽不仅要用武力对抗魏国,同时也要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安抚吴国。

 毕竟荆州处于江东的上游,对东吴的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

 为了结好关羽,孙权曾想与其结为亲家关系,然而遭到关于的大骂。

 说实话,关羽的确应该拒绝孙权的求婚。

 但完全可以用更婉转的语气,而不是骂人。

 关羽强硬的行为,最终得到的将是孙权的敌视。

 从关羽骂人的时候开始,孙权已经对他起了杀心,孙刘联盟也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最后是看错一人,关羽大意失荆州,都要拜东吴名将陆逊所赐。

 当时,孙权与吕蒙密谋夺取南郡,擒获关羽。

 因此吕蒙借口有病,只身前往建业。

 而吕蒙让陆逊接替自己,把守与关羽相邻的前线。

 陆逊心思深沉,早就把关羽自傲的秉性看透了。

 于是写信给关羽,信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

 赞赏关于的功德,表示自己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读完信后,对陆逊更加鄙视。

 于是撤去防备东吴的兵力,并全力北上攻打曹魏。

 在关羽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陆逊不断在关羽后方侦查。

 发现荆州防务空虚,且南郡守将糜芳与关羽不和。

 陆逊见时机成熟,于是立即向孙权上书,要求讨伐关羽。

 其后吕蒙白衣渡江

,攻打南郡。

 而糜芳不战而降,一如陆逊所料。

 若非关羽看错陆逊,又如何会丢失荆州,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身死。

 “吕蒙夺得了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

 “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此时,刘备听闻曹操攻下了汉中,急忙和孙权平分荆州,抵抗曹操。”

 “在此同时,关羽设宴招鲁肃赴宴,想商议荆州之事,但被鲁肃指责。”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一些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

 “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阳。”

 “214年,在刘备攻打雒城时,军师庞统中箭身亡。”

 “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关羽驻守荆州。”

 “刘备平定蜀地后,授权关羽掌管荆州地区。”

 “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马超可谓一代俊杰,但还不及您美髯公凶猛过人。”

 “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

 “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

 “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

 “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

 “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

 “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

 “鲁肃派遣大将率领一千人前往关羽的对岸驻守,后方还有数路吴军正与鲁肃的兵马分道并进。”

 “关羽认为东吴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就没有过河。”

 “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

 “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

 “即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鲁肃等人希望维持孙刘联盟,而吕蒙却秘密地告诫孙权。”

 “关羽君臣狡诈,反复无常。”

 “关羽之所以不敢东进,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

 “他一旦战死,孙权无法抵挡关羽。”

 “但孙权依然渴望北上进军徐州,遭到吕蒙的反对。”

 “孙权并没有施行吕蒙的计划,而是调集了东吴全境的兵马进攻合肥,以至于合肥之战的东吴兵力明显超过了赤壁之战的东吴兵力。”

 “而关羽在此期间,一直遵守湘水划界的协定,没有趁虚进攻东吴。”

 李世民:关羽一生,起于微末,终至亭侯,可谓辉煌。

 纵观关羽的一生,能够官至蜀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最终名留青史,被人尊称为武圣,可谓成功。

 但在关羽的一生中,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侠肝义胆。

 关羽因仗义杀人,于是不敢在家乡居住,跑到了涿郡。

 二是,忠贞不二,视名利如浮云。

 当刘备占据徐州,被曹操打败后,关羽被曹操所俘。

 在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就非常重视关羽,给予他偏将军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