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01章 花后孝庄皇后(第2页)

 “须等待顺治皇帝亲政后便可一鼓作气,铲除多尔衮。”

 “然而,多尔衮的野心并未实现,自己就在一次狩猎途中病逝。”

 “面对多尔衮的逝世,顺治皇帝一心想的是如何掘其墓以发泄这些年隐忍的愤怒。”

 “这时,孝庄却告诉顺治皇帝,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巩固皇权。”

 “顺治皇帝在孝庄的授意下,先是收回了多尔衮的兵符,从此军国大事统一由皇帝决断。”

 “随后,削去了多尔衮的封号和庙享。”

 “这使得原先依附于多尔衮的王公大臣们惴惴不安,不得已请求顺治皇帝自撤官职以求保命。”

 “此举几乎将多尔衮数年来,苦心经营的权力全部收归皇权。”

 “最后,顺治皇帝将正白旗的统领权收归自己。”

 “至此,上三旗的指挥权全部归于顺治皇帝。”

 “多尔衮死后不足一百天,顺治皇帝就颁诏宣布了多尔衮的罪责,昭示天下。”

 “顺治皇帝在孝庄的帮助下,真真正正地实现了自己的亲政,从此再无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大事。”

 “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病逝。”

 “顺治将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第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皇帝。”

 “由于玄烨即位时年仅八岁,既没有能力处理朝政,也不能制约群臣。”

 “因此,孝庄特意挑选四位辅政大臣来辅佐年幼的玄烨。”

 “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虽为首辅,却年迈多病,无力过问政事。”

 “遏必隆和鳌拜同出自镶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素有争斗,故联手排挤出自正白旗王族的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被鳌拜扳倒后,鳌拜实际已大权在握。”

 “一时炙手可热,目中无人,极大地威胁了康熙皇帝的统治。”

 “孝庄得知鳌拜越

来越专横跋扈后,决心帮助孙子康熙皇帝铲除鳌拜及其党羽。”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孝庄先是授意康熙皇帝。”

 “以诛杀乱臣贼子苏克萨哈有功,擢升鳌拜为一等公爵,世袭罔替。”

 “除欲擒故纵外,孝庄也用了一些障眼法。”

 “让许多年轻侍卫陪康熙皇帝摔跤,将军国大事等繁琐政务统一让鳌拜处理。”

 “鳌拜每次进宫面圣都见不到康熙皇帝,鳌拜以为少年康熙皇帝沉迷作乐,纵情声色,逐渐对康熙皇帝放松了警惕。”

 “随着鳌拜的日益骄纵跋扈,也损害了诸多满汉大臣和王公贵族的利益。”

 “此时康熙皇帝的侍卫也逐渐成气候,擒拿叛贼鳌拜的时机已经成熟。”

 梁启超:孝庄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与多尔衮的绯闻。

 孝庄为保儿子福临坐上皇位,难道真的和多尔衮产生政治婚姻吗?

 皇太极的突然死亡加上生前并没有明确指出后继之君,刚刚建立的大清朝,选择后继之君成为最大的问题。

 多尔衮放弃了自己的继位机会,让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

 清朝的继位制度,除了有子承父业,还有兄终弟及。

 当时有能力,有权势争夺皇位的只有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皇太极在世时,即为满清贵族议政制度。

 他们并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强势的皇帝,由众多的实力派亲王共同享有权力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况且,多尔衮和豪格僵持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让刚刚建立的清朝土崩瓦解。

 于是,大家各让一步,同时为了笼络蒙古各部,加强同蒙古的藩属关系,巩固政治联盟,选择了有蒙古血统的皇九子福临继位。

 至于为什么多尔衮成了摄政王而豪格不是,那是因为豪格政治上太无能。

 豪格毫无预知预判能力,缺乏多尔衮一样强势上位的魄力。

 听到自己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便立马扬长而去,不再理会。

 所以,福临的继位是当时的满清权贵权衡利弊以后做出的最佳选择。

 并不是多尔衮让贤的结果,所以孝庄报恩下嫁一说并不成立。

 孝庄死后不敢葬入清昭陵,就是因为曾经下嫁多尔衮?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病逝,三十八年后才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好多人认为,孝庄太后之所以不敢葬入皇太极的清昭陵。

 就是因为当年下嫁多尔衮,怕皇太极责备自己。

 其实,孝庄太后不愿葬入清昭陵原因有三。

 其一,孝庄太后一生生活内敛简朴、不喜奢华。

 孝庄太后病逝于北京,而清昭陵远在盛京。

 路途遥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是孝庄太后不愿看到的。

 其二,孝庄太后死前曾对康熙留下遗言。

 孝庄太后对于康熙皇帝感情很深,不忍远离才不愿葬入远在盛京的清昭陵。

 其三,清昭陵里已经葬入了皇太极的原配皇后孝端文皇后。

 而孝庄太后的孝庄文皇后的名号,并不是皇太极加封的。

 按照清朝的祖制,孝庄太后只能葬入清昭陵旁边的贵妃园寝。

 对于这样一位对清朝作出极大贡献的杰出政治家,极为孝顺的康熙皇帝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面对祖制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孝庄太后的棺椁停放了三十八年而不下葬。

 孝庄太后不愿葬入清昭陵,就是因为当年下嫁多尔衮一说,自然也并不成立。

 顺治对多尔衮鞭尸,就是为了发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而带给自己的屈辱?

 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做出的一系列报复行为确实够狠,但是如果了解了当时多尔衮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理解了。

 拥护福临登上皇位以后,多尔衮居功自傲,独揽大权。

 顺治三年,多尔衮甚至将皇帝专用的印信兵符归自己所有,独揽军权。

 从摄政王一直到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让顺治皇帝对自己的称呼严重伤害了顺治皇帝的自尊心和皇帝该有的威严。

 多尔衮还借故罗织罪名杀了顺治皇帝的哥哥豪格,并且霸占了豪格的福晋。

 另外,拥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在各方面代表了两白旗的利益。

 而损害了两黄旗的利益,也就是损害了顺治皇帝的利益。

 这些原因中的任何一项都能让一个皇帝发狂,所以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做出那些举动也并不奇怪!

 孝庄太后作为清朝初期杰出的女政治家,一生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不该背负委身下嫁的名声。

 “康熙八年,鳌拜奉旨进宫,进宫后并未见到康熙皇帝。”

 “鳌拜以为康熙皇帝又和往常一样沉于作乐,并未引起过多重视。”

 “此时,众大臣想让

鳌拜去武英殿请康熙皇帝出来议事。”

 “鳌拜平时骄横跋扈惯了,便应众大臣之请去寻找康熙皇帝。”

 “由于鳌拜孤身一人前往武英殿,并未佩戴兵器,刚一进门就被侍卫扑倒。”

 “即使是满洲第一勇士,但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年轻侍卫们捕获。”

 “世人都称赞康熙皇帝少年有为,以14岁的胆识和智谋便一举擒获满洲第一勇士。”

 “殊不知,这幕后的推手其实是孝庄。”

 “没有孝庄的授意与精密谋划,仅凭康熙皇帝自己是无法与老奸巨猾的鳌拜掰手腕的。”

 “鳌拜被逮捕归案后,其党羽也相继落网。”

 “众多满汉大臣和王公贵族请求康熙皇帝灭其九族,对当初同鳌拜沆瀣一气的遏必隆等也要严惩不贷。”

 “康熙皇帝年轻气盛,心里这口恶气憋了多年。”

 “现在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也决心要严惩鳌拜及其党羽。”

 “关键时刻,孝庄耐心教导康熙皇帝。”

 “现在大清政权基本稳定,不宜大动干戈,反而此次事件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