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12章 花容卞玉京(第3页)

 “此时,吴梅村和卞玉京二人距离上次分别已整整七年之久。”

 “但那段未了的情缘依然在卞玉京心中挥之不去,她还放不下。”

 “贸然相会,尴尬亦在所难免!”

 “既然如此,相见还不如不见!”

 “因此,卞玉京人虽然来了钱家。”

 “但却直奔柳如是楼上的闺房,接着又推脱身体有恙,不愿下楼相见。”

 “此番聚会,吴卞二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始终不得相见!”

 “或许是为了弥补上次遇而未见的不足,又或许是已经彻底放下,只为那段无果的缘分作个了断。”

 “顺治八年,卞玉京着一身道姑打扮专程到太仓老家探望吴梅村,作个诀别。”

 “灯火朦胧的告别夜宴上,卞玉京回味种种过往。”

 “表白的尴尬、多年的思念、沦落天涯的艰难。”

 “一幕幕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

 “随即借着酒意,摊开古琴,抚琴几曲。”

 “琴声悠扬,却透着无尽的悲凉,向众人诉说着多年来乱世中的艰辛。”

 “一曲曲,一幕幕,娓娓道来,众人皆唏嘘不已。”

 “曲终,人散,从此天涯两茫茫。”

 “自此,再无相见之日。”

 “顺治十年,一位年已古稀的良医收留了卞玉京,并为她另筑别室悉心照顾。”

 “漂泊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与此同时,卞玉京彻底遁入空门,也为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找到了一个栖息地。”

 “卞玉京虽然遁入空门,但她依然善良而重情。”

 “她曾历时三年,刺破舌头,以舌血为良医抄写了一部《法华经》以报答恩情。”

 “后来,卞玉京隐居于无锡惠山,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康熙四年,卞玉京在惠山安然辞世,葬于锦树林。”

 “三年后,吴梅村顶着瑟瑟秋风,踏着萧萧落叶,前往无锡拜谒这位牵挂了自己大半生的红粉佳人。”

 “在卞玉京墓前,注目良久,回忆一幕幕重演,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临走前,献上一诗,为他们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无果爱情彻底画上了句号。”

 马湘兰:年少红遍秦淮河,晚年只身伴古佛,一生只爱一人的卞玉京却被伤得最深。

 吴梅村前去拜访前辈钱谦益,钱谦益突然想起几天前卞玉京来家里看望柳如是。

 因为都是老朋友,也知其中个因,大家坐在一起不容易。

 钱谦益也是个热心人,想把这根线牵起来,就把卞玉京请来。

 吴梅村很高兴,机会难得,不想卞玉京来倒是来了。

 却称没有化妆,便随柳如是直接上了楼,连话也没说。

 临吃饭时又推脱不舒服不愿下楼,弄得大家尴尬不已。

 原来,卞玉京的内伤没好、气也没消,矛盾心情既想见又怕见。

 其实,到底来不来,她犹豫了许久。

 想见的要命,就是不愿低头,怕跟上次一样自讨不快。

 不见又担心机会错过,不知何日君再来。

 于是,她玩起了城府。

 我来了却不让你见到,不见面就是告诉你我来了。

 其真实的想法何需明说,就是要吴梅村来哄她。

 可偏偏吴公子是个爱情呆子,不晓得在爱情面前根本就没有尊严。

 同样,放不下面子,也可能还是猜不透美女的真实想法。

 因此,机会再次错过。

 又过了二年,卞玉京毫无征兆地突然跑到吴梅村的老家太仓来探望。

 此次造访说明她还是放不下吴梅村,但表面上却是好像来弥补上次的亏欠。

 不过,女人的心真是难以捉摸。

 你说这男人不开窍,既然来了那就干脆表明心态不就得了。

 也不知她是咋想的,竟然穿着一身黄衣服俨然道姑

打扮。

 表示她已看破红尘,就是来打个招呼,日后恐怕再难相见。

 拜访宴变成告别宴,卞玉京为吴梅村及几位来作陪的老朋友弹琴唱歌。

 借助委婉忧伤的琴声,向大家倾诉自己这些年在乱世中的挣扎,对情人的眷恋。

 痴情之伤让大家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个书呆子依然是无动于衷,虽然满脸是泪就是过不了那道坎。

 此时卞玉京的情梦算是彻底破灭,最后带着忧伤和失落离开吴家。

 离开吴梅村家后,卞玉京便隐居于无锡的惠山,整日忧伤为伴。

 得亏遇到一位老中医悉心照料,还特意为她盖了座房子,让她安心修道。

 入道后,她持戒极严,从不破戒。

 就连老朋友钱谦益来见都没见着,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妓自此消声匿迹。

 卞玉京为了报答老中医无微不至的关怀,花三年时间用舌血书写了《法华经》。

 可想她重情到什么程度,卞玉京在忧伤和苦闷中仅仅过了十年便香消玉损。

 数年后,吴梅村年近六十豁然开窍。

 特地跑到卞玉京的墓地,焚纸叙情,还写了首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诗。

 从开始到死去也没有等到一句爱的承诺,不知地下是否有灵,否则卞玉京将受到再次打击。